像建设家乡一样建设好中山 中国道路是对西方现代性道路的超越

抓住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宝贵机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重要的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理念。不久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同意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是国家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珠三角形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契机。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以“1+7”的方式,将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恺、东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门、肇庆8个国家高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建设,加上之前获批的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珠三角形成了“1+1+7”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群。目前,珠三角这种两强并存、主体多元的局面既可转化为发展优势,亦可形成不利因素。如果是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将会造成资源浪费、恶性竞争;如果走开放合作之路,通过良性竞争、强强联合、协同创新的方式,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当然,这需要省委、省政府从顶层设计上加以统筹规划,加上各城市共同努力,通过机制创新、网络构建、全球链接、资源整合,实现珠三角创新环境开放、创新主体开放、创新要素开放、创新应用开放,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氛围,将大大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对外开放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珠三角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列入珠三角国家示范区建设将给中山市的创新驱动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中山提出“积极参与珠三角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奋力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并从优化创新布局、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载体、构筑创新业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服务六个方面着力,力图将火炬区打造成珠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集聚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建设引领区、珠三角机制体制创新先行区,这些目标和措施无疑都是从中山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形成的,对于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中山市又将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定位?我认为,在创新发展中既要以我为主又要协同发展。中山市一方面要重点培育部分具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业,如火炬开发区业已形成并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医疗健康产业等,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到市场的全产业链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创新产业链中某些环节的参与,使自己融入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角创新示范区乃至全球创新产业链之中,发挥自己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依靠中山与广、深地缘相近的优势,通过机制创新,扩大开放政策,充分吸引和利用广州的人才和研发优势和深圳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技术转化优势,通过技术、股份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尤其应当鼓励中山市的企业参与跨区域技术创新联盟,政府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市场开拓、国际合作、标准化促进、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加强对联盟的支持力度,扶植和培育一批依托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联盟,实现本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区域内产业链式合作发展。

    (作者系广州市社科院院长、博士)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