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谈话要有“干货”
考察谈话是了解被考察对象真实情况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察准考实干部至关重要。考察干部要在谈话上多下功夫,谈出“干货”。
事前谈话准备足
要围绕考察对象基本情况,提前搜集了解考察对象岗位性质、工作特点、基本情况、主要经历及各阶段的现实表现,梳理形成精简、可叙述、操作性强的谈话提纲和谈话内容,做到心中有底。要围绕“有利于全面了解情况”的原则选择谈话对象,既保证面上的广度,又突出点上的深度。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考察对象工作密切联系、交往接触较多的人员进行谈话,重点了解考察对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平时表现及廉洁自律等情况。
事中谈话有艺术
在谈话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与谈话对象推心置腹“拉家常”,让谈话对象把心里话和盘托出。另一方面要灵活运用谈话技巧掌控谈话情势,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确保话题既展得开,又收得拢,鼓励引导谈话对象讲真话、实话、有用之话,要适时引领话题、话风,控制谈话节奏,尽可能多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事后画像要鲜活
考察结束后,考察组要充分听取考察组各成员的意见建议,对谈话了解到的信息综合分析,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抓牢重点要点,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透过表象挖掘考察对象本质特征,把考察对象的个性特点拿准拿实。对个别谈话中反映的有关敏感问题,要慎重对待,用心思考和辩证分析,对于一些情况复杂、说法不一的意见和言论,要防止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在考察材料的撰写上,既要突出成绩优点,又要突出缺点不足,形成文如其人,人文对应的考察材料。
云南省泸西县委组织部 赵菊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