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改分是大学自废武功 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具有破冰意义

说走就行的旅行一般人做不到

    “行动比梦想更重要,体验是我的初衷。”12月16日,是许临时徒步旅行的第250天,来自山东的许临时,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曾在北京从事电影制作,因从小对大海有着独特的情怀,从今年4月于辽城丹东出发,行至福建宁德,因怕家人担心未告知实情。只为体验生活,感受人们的价值观,许临时毅然辞去工作带着999.7元背着30 公斤的行囊开启了人生一次独特的徒步旅行。(12月22日《福州晚报》)

    我们可以是一个看客,以一个羡慕者的角度审视许临时的经历,没有必要按照他的人生轨迹复制。生活是五彩纷呈的,背包客可能吊起了我们曾经的“初心”,但请不要因为没死的“初心”变得幼稚起来,面对现实,“多问自己做了什么”,尤其是做好眼前的事,手中的事,许临时徒步之旅的快感也许正在下一个莫名的驿站等着你。贸然放弃工作,自由或许有了,也走在了驶往“初心”的路上,心却又面临着疲惫,苦的却是自己。

    钱钟书“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莎士比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两句经典的台词解说许临时的背包客之旅,是再好不过的。
    许临时仅仅29岁,毕业后“北漂”,从事电影制作工作不会超过10年,于今年4月辞职。评价许临时的从影经历,未必是一件令人愉悦的话题。但将从事电影制作工作当成一座围城,却无不妥之处。他从电影制作中获得的快感与成就,显然不及他背包走天下;他对背包走天下的厌倦,却不及他的电影制作。有一份工作,意味着一种约束,选择放弃,寻找自由洒脱的人生,应该是每个工作着朋友的“初心”。由此与围城理论联系起来,理解并认可许临时背包走天下的故事,是无可厚非的。

    不同于本职工作那么熟悉,不会有那么多的体会与感悟,围城外的生活也就会有若干个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工作着是美好的,工作着是快乐的,工作着是幸福的。但工作,是在做一种无休止的往复运动,难免枯燥乏味,注定是“人在屋檐下”,难以有理想的自由。退一步说,即使自己是老板,也因为有着无法摆脱的事务困扰,而纠缠不休。从这个层面讲,29 岁的许临时背着大包徒步旅行,可以说是开始新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放弃原有的工作状态。他对原有工作这个“哈姆雷特”的认识,与许多人是相同的,对背包旅行这个“哈姆雷特”的理解,许多人是能有认同感的。

    当工作与理想、约束与自由出现矛盾冲突时,是坚持工作,疏远“初心”,是放弃工作,追求“初心”,还是两者兼顾,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复杂,每个人不可能都与许临时一样要做出明确的选择。工作,会打破理想的梦,也可能是在圆理想这个梦。不论是工作还是放弃工作,我们不是在打破理想的路上,就是在理想的圆梦途中。

    但个人不仅仅属于自己,还是父母之子女,是子女之父母,是夫妻之一员,是社会之成员,是国家之公民。当“初心”与现实产生矛盾冲突,固执地作出选择,已经受伤的心灵从中解脱出来,可能会让其他人受伤。这是一种自私。理想的办法是,让各方的伤害都降至最低,各方的追求都得到最大满足,可如此想象并不能十全十美。所以,尽管每个人都有许临时任性选择的权利,但放弃选择,“牺牲我一个”,未必就是失败的人生。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