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改分是大学自废武功
2015-12-30来源: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在微博里称,该校中欧法学院2014 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两名考生复试总分未超过60分,按学校规定不可录取,但经私下更改复试笔试考分而被录。记者从法大内部人员提供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看到,两名考生的复试笔试答题纸进行过修改,在每道题分数未变的情况下,总分栏上均被阅卷教师拔高了15分。(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教育部并没有对研究生招生复试成绩做出具体分数规定,没有规定复试成绩只有达到60 分才算复试合格,只是研究生招生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 30%~50%。但是,既然中国政法大学自身出台规定,认定复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才视为合格,那么在招生过程中就应当严格遵守这条规定。而且,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研究生招生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只要考生复试成绩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有多高,招生单位都不予录取。这意味着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的规定,只要复试成绩没有达到60分,就不予录取。
不管院方因为何种原因,只是院长一句话,就任性地修改研究生复试成绩,让复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达到合格线,顺利入学,很显然是对招生规则的破坏,属于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一种违规操作行为。尤其是对于国内著名的政法大学而言,更应当在遵守规则上做出表率。当研究生在入学过程中就不遵守规则,这样肆意践踏规则的老师又如何能培养出遵纪守法的政法专业毕业生?
再者,根据大学办学自主权,即便复试成绩没达到要求,也有绿色通道可走。如果考生真的相当优秀,属于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只要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就可以适当加分,记入复试成绩,让复试成绩合格。但院方并没有选择这条符合规定的渠道, 而是选择违规改分,这其实从侧面表明被改分的考生并非是非常优秀的考生。
院方以违规方式帮助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这实质上是大学在生源竞争“战争”中自废武功,自我堕落。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研究生的质量越来越差,硕士研究生明显不如过去的本科生,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高校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多招收学生,多争取经费,不断降低对生源的质量要求,没有遵循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在这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改分事件上,院方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让学校能够多招收两名研究生,因为就算招了这两名复试改分的考生,该院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仍然没有招满。
然而,大学在招生中自废武功,既不利于大学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也不利于大学的健康成长,更不要谈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了。在这一点上,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是招生违规操作行为,就必须予以严惩。另一方面,财政拨款与招生规模适度脱钩,降低大学盲目多招学生的利益冲动。
教育部并没有对研究生招生复试成绩做出具体分数规定,没有规定复试成绩只有达到60 分才算复试合格,只是研究生招生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 30%~50%。但是,既然中国政法大学自身出台规定,认定复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才视为合格,那么在招生过程中就应当严格遵守这条规定。而且,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研究生招生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只要考生复试成绩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有多高,招生单位都不予录取。这意味着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的规定,只要复试成绩没有达到60分,就不予录取。
不管院方因为何种原因,只是院长一句话,就任性地修改研究生复试成绩,让复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达到合格线,顺利入学,很显然是对招生规则的破坏,属于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一种违规操作行为。尤其是对于国内著名的政法大学而言,更应当在遵守规则上做出表率。当研究生在入学过程中就不遵守规则,这样肆意践踏规则的老师又如何能培养出遵纪守法的政法专业毕业生?
再者,根据大学办学自主权,即便复试成绩没达到要求,也有绿色通道可走。如果考生真的相当优秀,属于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只要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就可以适当加分,记入复试成绩,让复试成绩合格。但院方并没有选择这条符合规定的渠道, 而是选择违规改分,这其实从侧面表明被改分的考生并非是非常优秀的考生。
院方以违规方式帮助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这实质上是大学在生源竞争“战争”中自废武功,自我堕落。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研究生的质量越来越差,硕士研究生明显不如过去的本科生,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高校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多招收学生,多争取经费,不断降低对生源的质量要求,没有遵循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在这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改分事件上,院方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让学校能够多招收两名研究生,因为就算招了这两名复试改分的考生,该院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仍然没有招满。
然而,大学在招生中自废武功,既不利于大学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也不利于大学的健康成长,更不要谈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了。在这一点上,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是招生违规操作行为,就必须予以严惩。另一方面,财政拨款与招生规模适度脱钩,降低大学盲目多招学生的利益冲动。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