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很久没看到这么热血燃烧的电影了!

这样的国产良心片,不该只是限量上映

有人说,人之一生必须去一次西藏。

因为。

西藏是中国离天最近的地方。

今天,鱼叔要介绍的一部电影,与西藏有关。

但也不仅与西藏有关,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它是藏人执导的第一部藏语黑白电影——

塔洛

Tharlo

本片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拿到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提名。

导演万玛才旦,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提名。

与他之前的几部作品一样,本片依然是藏族题材。

影片由万玛才旦的短篇小说改编而成。

塔洛是一个单纯的牧羊人。

因为一直留着一个小辫子,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外号“小辫子”。

以至于,他对于自己的真名塔洛,感到陌生。

塔洛被要求去派出所办理身份证。

他给派出所所长背诵《毛泽东语录》,诵经的语调,不标准的汉语,却流利到一字不差。

对他而言,《毛泽东语录》就是他的经,是他的信仰。

他说,自己给人放羊也算是为人民服务吧。

他问,如果是为人民服务,那我死后是不是也重于泰山,跟张思德一样。

所长给了肯定的回答。

为人民服务,死后重于泰山,就是塔洛的生活目标。

他就是一直这么单纯地活着。

然而办理身份证的过程并不顺利。

由于没有照片,他不得不去县城的照相馆照相。

照相师傅嫌弃他头发太脏乱,又让他去对面的发廊洗个头。

在这里,他遇到了洗发女杨措。

他同她说:

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剪短发的藏族姑娘。

杨措调戏他:

我留短发,就是为了等你这留长发的小伙子来找我。

当杨措知道塔洛的羊有几百只,换算成人民币有十六万的时候。

她便开始有意接近这个中年男人。

她带塔洛去唱KTV,给他抽薄荷烟,这对于塔洛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

杨措说,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去拉萨、北京、上海。

她给塔洛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她说服塔洛把羊都卖了,这样他们就有钱了。

塔洛是单纯,但他不傻。

他隐约中知道这是在骗他。

但是爱情一旦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大门,就再也关不上。

他回到山上,依旧一个人牧羊、喝酒、听着收音机学拉伊(藏族歌唱爱情的山歌)。

最终,他带着卖羊的钱,去城里找了女孩。

将十六万人民币,一摞一摞地放到桌子上。

接下来的故事你也许能猜到。

一夜过后,女孩拿了钱跑了,塔洛再也找不到女孩。

他跑到派出所,本来想说出自己的委屈,结果被要求当众再背一遍《毛主席语录》。

这一次,他怎么也背不下来。

他引以为傲的记忆力,他曾经信奉的东西,逐渐模糊、远去。

他自己的一部分,正在消失。

因为杨措给他剪了光头,他的身份证照片和他现在的样子不符合,被要求重新去照相办理。

整部影片,围绕着塔洛办理身份证的事件展开。

说到底,是塔洛的身份认同问题。

他不明白,他为什么需要办理身份证。

所长解释道,办了身份证别人才知道你是谁。

可是他反驳,我知道自己是谁,不就可以了吗。

最开始,塔洛知道自己是谁,他是以死后重于泰山为目标的牧羊人。他觉得自己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可是,遇到杨措之后,一切都变了。

当一个牧羊人和一个洗发女相遇,他看到了以前从未看到过的世界。

洗发女代表的现代城市文明,一次次冲击着他的认知。

他听不惯饶舌歌手的演唱,他抽不来时髦的薄荷烟,唱不了流行的卡拉OK…

这一切对他都新奇又陌生。

然而就当鱼叔以为,他将忘记这次奇遇,回归牧羊人生活时。

一次野狼的袭击,导致几只羊被咬死,雇主怒扇了他几个巴掌,并且说,你要记住你就是个放羊的。

他的世界崩塌了。

他原来并不是为人民服务,他就是个放羊的。

他吃了羊肉,卖了所有羊,下山。

哪怕他知道自己会被骗,他还是选择赌一次。

杨措剪了他的小辫子,他不再是“小辫子”。

他现在也没有羊了,不再是“放羊的”。

影片最后,他连身份证上那个陌生的名字“塔洛”都不是了。

因为他剪了头发,看着不像以前的照片。

他始终拿不到身份证,象征着——

“他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始终无解。

这部取材藏地生活的电影,对西藏采取了去符号化的处理。

因此,我们没有在这里看到经幡、佛寺、僧侣、蓝天。

导演想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西藏,一个非外界幻想的西藏。

因此我们看到了很多生活化的东西,比如藏文招牌旁,有一个超人的牌子。

这是一个我们没看过的西藏,两种文化冲突、交融的西藏。

而且,导演想呈现的,也绝非是牧羊人作为一个藏民的生活。

而是每个个体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生活。

一个牧羊人感受到的身份焦虑,具有普遍意义。

他身上的冲突、矛盾,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而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恐怕就像结尾处的塔洛一样,停在原地,无法前进,无法后退。

这部电影将于明天(12月9日)限量上映。

限量上映,这四个字是一种宣传,也是一种妥协。

跟大片妥协,跟商业电影妥协,跟院线经理妥协。

这样一部小众的藏族电影,在他们眼中,注定是要受冷落的。

本片的男主角扮演者西德尼玛,在藏区家喻户晓,是位有名的喜剧演员。

女主的扮演者,杨秀措,也是位歌手、演员。

角色在电影中的对白,几乎是全藏语。

藏语电影,会因为语言的原因,市场受限。

但导演还是坚持用藏语拍摄,他认为拍摄一个地区,语言很重要。

当被问道,为什么要拍黑白电影。

万玛才旦在访问中说,黑白指向人物孤独的处境。

在黑白之下,画面与故事的张力十足。

黑与白的对立,像极了塔洛眼中曾经的世界,只有黑白。

这种视觉美感,简单纯粹,雕刻出了塔洛与环境的矛盾,与自身的矛盾。

黑与白,都直指内心。

塔洛这名字的藏语意思是“逃脱者”,塔洛始终想逃离自我身份认知这个困境。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都可以是塔洛。

看完此片,鱼叔遗憾的是。

直到最后,塔洛也没能对着心爱的姑娘,唱出自己在山上练习的三首拉伊。

美丽的藏语情歌,找不到人诉说。

最后,支持国产良心片,鱼叔准备了40张《塔洛》的影票,老规矩,这篇微信文章下方评论点赞最多的前20位,每人2张。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