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老旧谣言 较真
较真鉴定:老旧谣言
主流媒体对“过劳死”的报道
1、《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6月第23期有一篇关于“过劳死”的报道——《“过劳死”——时代的必然还是法制的乏力 加班:需不需要工会同意》,提及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
2、《韩国经济》在报道中引用了《中国经济周刊》的数据,并把“猝死”改成“过劳死”。
3、《环球时报》2006年6月22日第6版以《中国过劳死 一年60万》为题,编译了《韩国经济》这篇报道。
4、《中国青年报》2012年在《“压力山大”背后的集体焦虑感值得警惕》这篇文章提到“我国每年过劳死亡数达60万”,未标明数据来源。
5、2013年10月9日,日本“news-postseven”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公司过劳死人数年逾60万”。
6、2013年10月10日,《环球时报》对日本网站的这篇文章进行了编译,《日媒称中国过劳死殃及在华日本人》,“成为世界第一过劳死大国。”此后60万人“过劳死”的说法反复多次在媒体出现。
《环球时报》编译日本媒体报道,“过劳死”的说法出口转内销
在传播过程中,有两个信息出现了错误:
第一,《中国经济周刊》只是援引当时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杨新春教授的说法: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但是韩媒在报道过程中直接把“猝死”写成“过劳死”。
韩媒报道“偷梁换柱”(图片来自人民网)
第二,原文只提到当时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作人员的说法:在许多行业,中国员工的劳动时间几乎已经赶超日韩了。这个说法后来演变成“中国过劳死人数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国。”
至此,整个谣言的传播过程已经很清楚了。这一次主流媒体再次引用这个说法进行报道,本意是把60万的数字作为背景介绍(没有进行核查确实存在问题),重点关注都市白领过劳的现状。但是其他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只抓住了60万人这个点,引发了老旧谣言的二次传播。
那么“过劳死”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日本是最早对“过劳死”进行研究的,根据《日本过劳死白皮书》统计,2015年让社员每月加班超过80小时的企业比例达23%,几乎每4人就有1人是陷入过劳状态;因上班工作自杀案件高达2159件,判定为过劳死或过劳自杀的有189人。
日本有相对成熟的“过劳死”研究,值得中国参考(图片截取自日本“过劳死”白皮书)
相比之下,我国“过劳”问题研究开展较晚,与日本相关研究差距至少在15年,目前能够形成“过劳”研究团队的数量较少,研究人员较为分散,致力于该领域活跃作者不多。换句话说,我国关于“过劳死”的研究还不成熟,官方也基本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
虽然60万人“过劳死”的说法没有根据,但是“过劳”现象在我国已经越来越严重,如何评估中国“过劳”现象的严重程度,可以参考日本。
参考资料
1、《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实为心脏性猝死估算人数》 人民网“求真”
2、《每年60万“过劳死”?不太靠谱》 北京青年报
3、《为了工作,过劳死也不足惜吗?》 日经中文网
4、《日本过劳死白皮书:1/5员工加班时长达到危险线》 新浪财经
腾讯较真丨新闻界的福尔摩斯,探查真相,拨开信息迷雾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