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拍了一条小短片,刷爆了整个朋友圈 听说宫崎骏要复出,我立马帮他P好下部电影的目的地

12月新刊 | 北极 · 征服之外,极北之旅








今年6月,意大利著名钢琴家、作曲家鲁多维科・艾奥迪(Ludovico Einaudi)在北极冰川上演奏钢琴曲《北极悲歌》,伴奏的是背景的融冰和海鸟的哀鸣哀鳴。北极夏季冰川不断消融,我们的北极之旅该如何进行。(封面摄影︱Pedro Armestre / Greenpeace)


卷首语


下沉的世界


2016年末,《旅行家》再次将目光投向北极。


两年前,当加拿大“努那维克”(NUNAVIK)邮轮首航北极西北航道,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融化的北极将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让北极旅行有了更多可行性。那时候,国内的北极旅行方兴未艾,而最近两年,北极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游客格外关注的目的地。在12月刊专题中,有一组特别显眼的数字:每年抵达北极点的全球游客约为500多人,其中中国游客就占了一半。当北极越来越接近我们,当准备好巨额资金去投入一场人生仅有的旅行时,是否也该反问,去北极,究竟是去看些什么?


关于北极,至今看到的最好的文字依然来自那位最终长眠于北极的日本摄影师星野道夫先生,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核动力破冰船,也不存在豪华邮轮与直升机,却最能让人感染北极的魅力:


“搬到阿拉斯加的第二年春天,我在这个山谷第一次看见驯鹿的季节大迁徙,在一望无际的白色雪原上,大群驯鹿化成一条长长的直线前进,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确实窥探到野生动物真实的样貌……感受它们那种一心朝北前进的意志,而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看到这个光景的感觉,真的是非常奇妙。”


“在河岸堤防散步,有一个地方每年都会开出野生番红花,我很喜欢这种最早在春天时报到的淡紫色花朵……就像驯鹿充满不可思议感受的旅行,这种花也让我有一样的感觉,虽然没人看见,但只要一到春天,就在这个像地球尽头般的山谷开出花朵……我知道这就是大自然。”


“许多人向着原野而来,却往往遭遇挫折,或是体验一段时间后,便满足地离去。这片大自然在冥冥之中挑选着适合的人,需要的不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不是强壮的体魄,更不用崇高的理想,只要一种朴实。”


大多时候,我们的旅行很难出品好的文字,同样在于缺失这样一种朴实。面对自然可剔除杂念,面对历史不存偏见。然而如今消费当头的旅行方式,我们常打着亲近自然的旗号,却将自然抛诸脑后。好的旅行文字必出自丰盈的感受力,无论目的地是遥远的北极还是家门口的一条小河。


专心奉献好的旅行文字,也是《旅行家》矢志不渝的办刊信条。庆幸的是,在长期的搜索与合作中,我们拥有了一支极为优秀的作家队伍,他们的旅行经历远不如很多旅行者,却能够在文字中建造一座座宫殿,引出更磅礴的世界,也令人反观自己的旅行。我们珍惜所有这些有价值的文字,于是挑选出部分精华集结成册,出版了《旅行家》第一套游观系列丛书(详情见本期杂志)。


正如我们在北极专题中不断强调的,北极在剧烈变化,整个世界都在下沉。但我们相信,文字与思想可以隽永流传,它帮助我们关照过去,更指点我们未来的方向。


旅行家杂志12月刊


专题 | 北极 · 征服之外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执行 | 冯祎 王冰 程婉


设计 | 史诺 陈洋 刘畅






极北之美萌物 | 极光 | 原住民 | 逐冰


极北之旅邮轮 | 自驾 | 冰潜 | 马拉松


从探险家到旅行者,北极一直吸引着人类的视线和脚步。在这些踏入北极圈的人中,摄影师是最具眼力的一类,他们用镜头发现并封存北极的美,同时也记录着北极的变化。《旅行家》寻找到4位长期关注北极的摄影师,他们从动物、原住民、北极光、冰川这些典型的视角反映北极的变与不变,并身体力行成为这片冰原的守护者。



Nansen Weber


《美国国家地理》生物摄影师


长期关注极地动物


已有超过10年拍摄经历


虽然没有陆地,北极却拥有比南极更丰富的动物,作为这片海域最原始的主人,环境变化和人为猎杀让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断减少。生物摄影师南森·韦伯(Nansen Weber)用镜头记录着这一变化,并希望用图片唤醒人们对北极生态问题的关注。









Andy Keen


英国摄影师,目前定居挪威


热爱追寻和拍摄极光


《Sky and Telescope》


“年度最佳天文摄影作品”获得者


在北极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职业,他们像巫师一样对自然充满敏锐的直觉,带着痴迷的热情追寻极光的踪迹,那就是——极光狩猎者。英国人Andy Keen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过去8年间,他在北极光下度过超过8000个小时,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而他和极光的故事远不止这样,在和病痛的角力中,是极光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James Balog


美国摄影师


从事摄影35年


2006年发起“极度冰川调查”项目


在工业时代之前,能吞噬村庄的冰川像野兽一样令人闻风丧胆,到了20世纪,冰川已经成为到北极必看的观光景点和探险乐园。然而当有35年摄影经验的美国摄影师James Balog用定时摄影(Time Lapse)将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一帧帧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刚刚意识并且可触可感到世界上95%的冰川正在因人类的活动而萎缩。在不断演进的镜头中,我们看到冰川的瑰丽晶莹,也看到了冰川的开裂崩塌,而这些消融的冰川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不啻于更凶猛的野兽。









Justin Lewis


英国摄影师


关注人文性的自然题材


北极是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这里有长达半年的漫长冬天和漆黑的夜,动辄零下40℃的严寒考验,它的终年冻土让所有粮食和蔬果都无法生长。但在这样一块近乎绝境的土地上,却存在着一支在此生活了近万年的种族——因纽特人。英国摄影师Justin Lewis在格陵兰东部的因纽特村庄生活了一个多月,体验最传统的狩猎生活,也感受到北极圈在文明和气候影响下的变化,拍摄了一份最真实的体验报告。










北极旅行,计划起来吧!


跟着大船去北极


自驾北极,冷酷仙境


摩尔曼斯克,冰潜大本营


有钱有胆儿,做个冰原快跑人


如今,探索和旅行这片冰原的方式已越来越多,无论是常规的破冰船之旅、自驾孤独北极路,还是刺激与危险并存的冰潜和马拉松赛,都是我们认识北极的方式之一。近些年,除乘坐破冰船之外,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地尝试其他方式去靠近极地,看完这些详细的攻略,你的北极之行也可以计划起来了!







更多好旅行


目的地 | 特色线路 | 旅行方式


丝路 | 青海道,落日余晖


街区 | 贝尔法斯特,吃货养成记


亲子 | 夏威夷欧胡岛,带娃去过冬


影像 | 哈瓦那,被遗忘的 “富人天堂”


美食 | 销魂鳗鱼饭


城市 |泰国华欣,还原皇室假期


航空 | 惊艳!夏威夷航空


邮轮 | 俄罗斯沙皇水道, 从旧都到新都


户外 | 探秘木斯塘: 骑行喜马拉雅古道









等一下,还木有完


本期真正的重磅






是的,我们的“旅行家· 游观系列”出版了,2016年度压轴之作!多年来,作家专栏一直是《旅行家》最为看重、且最具分量的内容,此次我们遴选出其中四位作者的专栏集结成书。游观,游之,观之。我们的12月刊也推出了同步的特别报道,马世芳、周云蓬、陈晓明等多位作家的序文、书评均值得收藏,近期我们也将陆续推送,严重期待下。


2017,旅途痛快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