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制订者的初衷可以理解,不应抨击” 异见
我们判断一种思想是否为真理,不应该期待所谓权威的声音,而应该将其放到思想市场中去竞争,通过多元化思维来不断进行修正。
——霍姆斯大法官
今日话题每天都能收到很多读者留言,赞赏有之,批判亦有。相比于肯定,我们更看重反对意见。尤其是言之有物、愿意说理、逻辑严密、不骂人的反对者,在这个时代显得特别稀缺。所以,为了表达尊重、展示异议,我们推出这个小栏目《异见》,每周相见。
虽然相关教育赶人的政策并不合理,但我认为政策制订者的初衷可以理解,不应抨击。北上广深等城市的确资源丰富,但再丰富也不是无限的啊。城市确实要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者,但是流动人口的增多必会增加城市的承受压力,一旦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就要采取措施解决,无可厚非。恐怕我们还要从根上解决问题,人们到北上广打拼无非是各地资源不均衡,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与生活。但倘若各地区的差距缩小,资源能够有效配置,人们在家乡工作同样能获得想要的东西,那还何必远走他乡去过这种艰辛的生活,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治安、住房、环境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也许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本质手段。对待这种问题即使政策有不合理之处也没必要唱高调,毕竟我们忽略了,如果城市不采取措施任人口肆意增长,但相关问题也会像另一个极端发展。
——网友“静候花开”评价奚应红专题
尽管控制准入门槛,把环境监测交给第三机构负责,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很难保证其数据的真实性。因为准入门槛说到底还是政府相关部门说了算,再利益的驱使下,相关部门更可能将准入门槛变成筛选符合自己利益的机构的工具。在缺乏足够法律和公众监督参与的情况下,交给第三方机构,只不过给造假多加了一个环节而已。说到底,为什么我国造假泛滥?还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被惩罚的几率太低,与巨大的利益相比太微不足道。因此,还必须完善法律,加大处罚力度及执法透明度。
——网友“常榕钰”评价张德笔专题
我讲下对于村官的另外观点: 1.村官工资非常低,低于所在城市最低工资线,工时长报酬少。2.村官没有特权,没有行政权,不像政府可以依靠“暴力”执法,管理难于落实。3.农民不全是吃素的,动不动威胁恐吓村官的大有人在,村务的工作压力城里人或许难以理解,村霸不是村官的例子想必更多。4.村官即便死在岗位上,也无法获得工伤保险,明明在履行职责,却被排除在社保外。5.“从法理上看,村官职权没有法律依据,不适用法律规定的职责,因而村官有更多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贪腐机会。”这句话不符合逻辑,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甚至说矛盾,有法律依据有职责职权才更容易由此获得贪污机会,没有法律依据的那些村官,是需要被保护,仅看到存在村官村霸这一面,是远远不够的。
——网友“苏听Cat”评价郭宛专题
1.楼上所说的我不苟同,假冒无论生产成本还是销售成本,品牌建立的费用都要少得多,无论名牌卫生巾怎么降价,注定两者有利差,乘上销售量就是暴利。2.法律固然是一部分的原因,媒体不应该做好指导工作吗?无论是提出鉴别措施还是加强对此的报道的客观性、全面性,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不能仅仅靠政府,媒体有着天生的武器,这很重要。民间力量也可以一起来3.名牌企业受到侵权会不会自主配合政府等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成立打假部门哈哈。无论如何,将它们从渠道到风险成本到监督都可以帮助全面减少此类事的发生,不要简单的从政府身上找原因,原因往往是复杂的。
——网友“林婉丽”评价刘文昭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