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真的有用吗?还是只是“安慰机”? “较真防霾”系列策划之一

「南薰绣楼」白墙黑瓦,四水归堂,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离休不离伍



我们离休却不离伍,只要雄心不老就有无尽的潜能。




南薰绣楼的宫老师原是《深圳特区文学》主编。酷爱摄影的他,退休后 “一点也不安分”,满世界的跑,内蒙、郎木寺、新疆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宫老师摄影作品








与兴趣相投的人讨论摄影,能从技术上升到哲学层面。宫老师认为,摄影有几层境界,曰:见人见物;见色见形;见光见意。


一如人生,年轻的时候见人见物,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年岁渐长之后,就能见光见意了。




宫老师曾和朋友来到黄山,用了半年时间跑遍了整个黟县。




热爱徽州文化,钟情于徽派建筑的他,于2012年5月26日买下了南屏村的南薰别墅,自称南薰新主。




宫老师原本并没有打算将南薰绣楼作为民宿,而是出于热爱买下,打算修葺后用于自己住。同时想用一己之力去保护一段历史,留存一段记忆,让中国文化的某一小块碎片不继续破碎下去。


买下南薰别墅的那一年宫老师记得很是清楚,因为他在那里几乎待满了一整年。


12年7月1日开工修葺,一个只穿短裤满身臭汗的小老头跟着20多个工人,从酷热盛夏待到大雪纷飞。




修葺之事千头万绪,直到腊月才渐渐有了眉目。




南薰绣楼是黔县南屏的一栋古民居,旧称南薰别墅。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约180余年。听说最早的主人是一个李姓的徽商,娶了当时的农林次长的女儿,专门兴建了此别墅作为婚房。




而当时房子的主人和胡适、蔡元培都是故交,所以在宅子设计上并没有一味遵循古徽州的建筑格局,而是融入了很多西方建筑元素。




李姓徽商的妻子还从上海带来了洋气的嫁妆,西化的老红木柜、法国老铁床。宅子一水的清水木柱,正厅是明三间布局格式,宽敞明亮,光线透进宽大的天井,一直可照射到厅堂后部。


明清时代的徽州地区“十徽九商”,男人们大都外出经商去了,家中唯妇孺老人,人们将天井四周的墙壁建造的特别高,是为了便于防御。房檐朝内则反映了徽商“四水归堂”、“天降洪福”和“肥水不外流”的心态。




如今天井的防御功能淡化到没有,却增添了几分特别的浪漫。春夏秋冬,白天夜晚,看雨看雪看云看星星。




谈起对古建的修复,宫老师认为,对老房子首先要尊重、敬畏。我们可以把现代的舒适性加进去,但不能在结构、外观、风格上损害老房子。


南薰绣楼民宿由4栋楼连体组成,前后有两个院子,6个厅,一个露台,6个房间。






穿过贴有德国五彩玻璃的绣楼拾级而上,玻璃围成的客厅通透极了。


在临窗的茶座坐一坐,环顾四周,窗外的南屏村的景色,如一幅水墨长卷在面前铺展开来。




“客厅的四季都很漂亮,尤其是雪天,望出去是最典型的徽州。”






南薰绣楼二楼为小姐闺房,取名“万云轩”,绣楼花窗上镶嵌着彩色玻璃。晴天时,关上窗户,阳光透过彩色玻璃落在古色古香房间里,五彩的光线营造出梦幻的意境。


住在这里可晨看晓雾晚看落霞,推开窗即是远山和白墙黑瓦。






南薰秀楼有三个公共空间,一楼入门处,是一个酒吧,照片墙上是修老房子时留下的英文老报纸。




三楼上是集茶室、棋榻、书吧、咖啡吧为一体的空间。






南薰绣楼民宿的后院是厨房,从二楼的餐厅里望下去,小院安静美好。




大概是因为一开使的初衷是自住,宫老师总是称南薰绣楼为“我家”。


我家被评为“安徽民宿20佳--最雅致民宿”


我家离屯溪50公里,距黄山风景区50公里。


我家今天又迎来了两位朋友。


我家纯绿餐,菜园菜、当地菜籽油为主……








今日雨下透了,昨晚有极漂亮的云。


天气暖了,暖的突兀。骤然一夜春风来,田畴阡陌黄花开。


黟县如画:油菜花并不热烈,但明丽,如我们春天的心情般铺张;野杏花、桃花、望春花、紫荆花……都舒展地疯开。


而再过不久,油菜就要收了……




--黟县•南薰绣楼--


地址:黟县南屏村居仁区42号南薰别墅,近李家弄


电话:18055951127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