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练体育!世界冠军退役有伤没文化只能打零工 收入不如农民工
人都喜欢年少成名,毕竟出名要趁早,名扬天下就能享受光环。然而,出名早却并非都是好事,因为过早的成功会影响人对未来的判断,比如孔儒就没有学会为人处世,并过早陨落。在体育圈也是如此,一些体育天才会因过早的名利双收而堕落,也会有人因暂时的成功忽视未来,从而在退役后陷入贫困,前世界冠军刘菲就悲哀地成为了后者。刘菲是个体育天才,19岁就拿到了世界冠军,但退役后却陷入无工作的尴尬,活得不如农民工。
1979年,刘菲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一个贫穷家庭,这也是她走上体育之路的一个关键原因。虽然家庭不富裕,但刘菲与妹妹都非常乐观,并热爱体育运动。幸运的是,刘菲在很小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体育天赋,并获得了进入体校的机会。不过,妹妹并没有坚持到最后,中途退出,而刘菲则把体育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
1993年,14岁的刘菲到本溪市体校学习技巧,她把体育当成了摆脱贫困之路。因为有目标,刘菲练得很用功,同时,她在这方面还有天赋。刘菲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在体校的两年,她一直是小伙伴们中的佼佼者,甚至成了本溪市的名人。还是个孩子,刘菲享受到了努力训练给自己带来的成功甜蜜,但她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刘菲觉得只要练好技巧,她就能成功下去。
16岁时,刘菲进入辽宁省省技巧队,在这里她通过努力仍保持着出类拔萃。1996年,17岁的刘菲获得全国季军,1年后,她成为了全国冠军。1998年,刘菲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并成为国家和教练的骄傲。当年,在俄罗斯明斯克举行的世界技巧锦标赛上,刘菲和队友们获得了女子冠军。当时刘菲仅仅19岁,她就被鲜花和掌声包围,到处都是赞扬声。这样的时刻,刘菲觉得自己征服了世界,会有个好未来,继续忽视文化课。
刘菲继续把精力放到训练上,希望能一直用比赛为自己赢得荣耀。然而,时间是无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刘菲的运动天赋也在下降。再加上多年训练累出的伤病,刚过20岁,刘菲的成绩已大幅下降。没有了成绩做保障,刘菲对队伍也没有了作用,只能被迫退役,并无法进入体制内工作。
因为没有文化,再加上忙于训练,刘菲和社会早已脱节,退役让她很不适应。更残酷的现实还在后面,因为没有文化,又有一身伤病,刘菲一直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刘菲曾去学校当老师,但很快到辞退,只能到处打零工。打零工显然难获得高收入,刘菲的月收入仅有千元,都没有农民工收入高,甚至无法养活自己。雪上加霜的是,因为要培养刘菲,父母还卖掉了房子,10多万房款全部用于她的训练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刘菲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尴尬,一家人只有租房子住。
现实的惨淡让刘菲很后悔练了体育,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文化,她一度感到心灰意冷。实际上,刘菲的遭遇也不是个例,她有队友比她过得还差。这也给体育主管部门提个醒,在重视运动员成绩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文化课的培养,而运动员也要有对未来做好准备的意识,希望别再有这样的悲剧重演。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