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新闻 > 原创 > 正文

高州人,高州新旧八景你知道是那些吗?

明初,高州治从旧城迁至茂名县城,茂名县城即称高州城,后对高州城周围的文物景点进行选评,最后确定八个景点,称高州八景。为了区别于前旧城的高州地域名称,故将高州城的八个景点称为高凉八景。清代因之。这八个景点是:

1鉴江秋月

位于城郊的鉴江,蜿蜒如带,自东北而西南绕流高州城外。每年金风送爽之时,秋夜月朗,江水碧澄,岸边的城廓、青山、蕉林、榕树、禅院、古塔等与高悬的天月一起倒映于江中,充满诗情画意,引来无数骚客争相吟咏。

2茂岭晴岚

位于高州县城南郊,笔架山西南。山上林木葱茏,古树参天。山下有一弧形大湖泊,称南湖塘。每当晴日,湖中的一层水蒸汽缥缈上升,若云若烟,沿山而上,轻纱般地笼罩岭顶,观之引人遐想,其妙无穷。

3石船苍藓

石船,相传是晋代仙人潘茂名所使用的遗物。有一年,洪水泛滥,群众被洪水所困。潘茂名从东山上伐来一批大麻竹,扎成一条长八尺五寸、宽四尺的大竹筏渡载灾民。后来潘茂名乘鹤仙去,竹筏化为石船,停靠在炼丹灶旁。还有石篙一条,长二丈许,插入在高城第一河“不要洞”内。由于时代久远,星移物换,石船全身长满一层绿茸茸的苍藓,十分奇特,吸引大批游人观赏。

4笔架青峰

位于高州县城南郊3公里的笔架山,山地面积4.5平方公里,有左、中、右三峰,三峰一线并列,形似笔架,因而得名。主峰海拔208米,左右两峰高约百米。山虽不甚高,但由于山北是高州城南郊的空旷小盆地,山南是鉴江小平原,三峰挺拔壁立,因而显得格外峻峭奇丽。每到秋高气爽季节或星期度假之余,到笔架山登高者络绎不绝。

5潘坡丹灶

潘坡在高州县城东门岭下,传说是西晋仙人潘茂名设灶炼丹之地,故后人取名潘坡。潘茂名在潘坡设立的炼丹灶遗迹在石船北侧,其土微突,坚硬如石,上有两穴,穴口大如盆。据说如在穴中塞填泥土杂物,经一夜后尽消,空洞如故。后在丹灶上修建一亭覆盖保护,称丹灶亭。今亭已圮,丹灶亦平整为小运动场。

6观山玉井

玉井即玉泉井,在高州县城西侧观山玉泉寺与吕祖殿之间。相传西晋仙人潘茂名在观山隐居时,开凿有金、玉二井。潘茂名在潘坡炼丹时,其烟从金井出则黄,从玉井出则白。又传玉井底通南海,故水清常满,煎茶饮之耳聪目明,身轻欲仙。90年代初期修建玉泉寺时,由于要扩大位置而将玉泉井填平。

7东山樵唱

高州县城东门岭古称东山。明清时期山林茂密,每天上山砍柴者甚多。他们在采薪之余,爱唱山歌,直抒胸臆,声遏行云。粗犷的山歌声与伐木声、鸟鸣声、蝉叫声交织在一起,给静寂的山林美景增添了流动的旋律,确是绝妙景致。

8双渚渔歌

双渚,即上渚、下渚。上渚在高州县城北门外的鉴江中;下渚在高州县城西门外鉴江中,即小瀛洲。双渚景色宜人,常为渔者驻歇之地。每当夜幕降临,归帆的渔民泊舟滩头,在饭饱之余常对月而唱,自得其乐。此种风情,为游人向往。

高州新八景

1观山拂晓

观山位于县城之西,隔江相望。晋代,潘茂名在此隐居,后飞升仙去,故又名仙山。上有道教群体建筑。每天清晨,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从东山升起,照在观山的寺观上,把观山上的寺观群体照耀得一片金光灿烂,显得格外肃穆壮观。

2茂岭飘虹

茂岭位于高州县城南1公里处,下临大湖,草木郁茂,四时不凋。每当雨后初晴,湖中蒸汽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一条弧形的彩色光带,呈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七色彩虹的外侧,往往又同时出现弧形的彩霓。七彩虹霓在翠绿的茂岭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悦目,常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赏。

3宝光流影

宝光塔位于高州县城西鉴江之滨,塔高65.8米,是广东省第一高塔,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塔基下方是奔腾 高州宝光塔 的鉴江河水,河中穿梭往来的帆船,与整座塔身在河中的倒影,在水流中闪烁摇曳,变幻神奇,十分好看。许多游客到高州观光时,大都会到宝塔前,留下宝光流影的一刻。4笔架凌空

笔架山又名文笔岭,位高州县城南郊3公里处。三峰壁立,形似笔架,秀锐峭拔,直指云霄。风和日丽之际,登山极目,不仅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尤觉山势奇突,气宇轩昂,有奋发向上,人杰地灵之感。5陵园映日

高州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高州县城观山西侧。陵园是为纪念民主革命时期,在高州境内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的200多名革命志士而建的纪念建筑。每当清晨,一轮红日从陵园上方升起,照耀着陵园内的苍松翠柏,常有青少年和游人在陵园中徜徉,凭吊先烈,缅怀伟绩。6引鉴飞龙

鉴江引鉴总干渠位于高州县城北3公里处,横跨鉴江,下为闸坝枢纽工程浆砌石半活动大坝,上为钢筋混凝土高州水库总干渠渡槽,全长200米,高9米,宽1.4米,共分42孔,最大流量20立方米/秒,灌溉农田20万亩。两座工程连为一体,犹如一条巨大的飞龙在腾空飞越,十分壮观。7潘州望月

潘州公园位于高州县城东门外的文明路侧,始建于民国18年(1929年),1985年重修,建筑有暇趣廊、九曲桥、逸雅斋、得春亭、分湖亭、榕月阁等游乐设施。公园内从朝至暮,游客如云,特别是星稀云淡,圆月高挂之时,园内的花丛中间,幽林影下,到处都有叹香花、赏明月的游人,它是广大群众消闲憩息的好去处。8缅茄迎风

缅茄树种植于高州县城西岸村,树龄460多年,该树长荚,每荚结核数枚,核长约5厘米,其中核蒂长约2厘米,呈黄色,可雕成双龙戏珠等微形工艺品。1957年,中国政府把缅茄核雕作礼品赠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高州考察时也曾专门观赏了缅茄核雕。缅茄树能作微雕用的只有一棵,被称为“中土无双”。缅茄树旁立有石雕一座,名曰“缅茄仙”,相传是当年因缅茄种核意外失落而怀疑婢女所偷,以致屈打而死。真相大白后,婢女蒙冤得雪。后人同情和怀念这位不屈的婢女,便雕像留存,并称之为“茄冤仙”。每当和风吹拂之时,缅茄树上飒飒的风声,恰似诉说这段感人的故事。缅茄树也成了旅游者所向往的游览之地。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