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监督管理伴干部成长 干部培训不能总是“我讲你听”

管小节守底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以身做则,真正做到知戒明责、严于律己,切实打牢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

心有所畏,自觉遵守法规纪律。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证明,领导者只有对法纪、民意、道德心存敬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真正运用手中权力为百姓谋利造福。领导干部须秉公用权,依法办事,勤政为民,而不能时刻想着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为身边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只有心中始终存有敬畏,畏民、畏法、畏纪、畏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抵制各种诱惑,经受各种考验,应对各种挑战。要对国家法律法规、党章党纪、政治纪律和社会公德心存敬畏,视法规纪律为带电的高压线、不可践踏的红线,自觉遵纪守法、遵章守规。

言有所戒,管住小节守住底线。谨言慎行、谨小慎微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和处事之道。否则,就会损害党员形象,给组织抹黑,甚至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政治敏感性不强,不顾形象,不守纪律,不负责任,要么热衷于打听、议论、传播政治谣言和段子,要么图一时之快,口无遮拦,乱发议论,为不良思想和负面舆论的传播扩散推波助澜,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要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克服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谨言慎行,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行有所止,清廉自守严格自律。党员领导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里,而是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与考验,只有坚守底线、恪守原则、信守承诺,才能抵御金钱、美色、名利的诱惑,才能经受各种严峻复杂形势的考验,不至于迷失方向。针对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时刻牢记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纪律是块钢,谁碰谁受伤的警言,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监督不能“打烊”

 

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的监督管理,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有效防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使得领导干部不会因为工作位于人前而做谦谦君子,生活位于幕后从而滋生腐败。事实上,监督干部就应全方位,只有紧盯“八小时外”情况,给权力戴上“紧箍”,才能彻底防止权力谋私,监督也才能真正“不打烊”。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作风整治的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但是,“四风”问题依旧存在,要想彻底铲除还需持之以恒的努力。大量事实说明,滥用职权、腐败堕落直至违犯党纪国法,都与权力失去监督有直接关系,很多都与“八小时外”的种种奢靡不正之风,纵横捭阖、享乐其中不无关系。领导干部权力在握,人虽然下班,但权力依旧,如果对其“八小时外”的活动不进行规范、不管不问,那么权力一旦失控,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会使其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为此,必须加强“八小时外”监督,从严从实管理领导干部。

要健全监督机制,用制度的笼子构筑权力的“防火墙”,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同时加强责任追究,辅之以媒体舆论的实时监控,切实防止领导干部对公权力的滥用。当然,管好“八小时外”,关键还靠自己。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切莫忘却自己的公仆身份,在日常生活中和平凡小事上修德修身、严格律己,在“八小时外”保持高雅情操、自觉接受监督。只有如此,监督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革除“八小时外”的作风弊病,才能真正让腐败无处藏身。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