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家” ——记沙田镇驻深圳党支部

       沙田镇驻深圳党支部于2013年6月15日成立,现有党员45人,预备党员2人,其中支委成员5人。支部办公地点设在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办高尔夫大道338号深德技工学校校内。

       沙田镇驻深圳党支部成立以来,突出教育培训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建立和完善便民服务工作机制三项重要职能,着力打造学习提高、沟通交心、建言献策、排忧解难、关爱支持的组织阵地和服务站。

 

       共建共享促建设

       该党支部逐步探索建立驻深党支部与深德技工学校党支部“资源共享、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双向共管”制度,共同在深德技工学校建设党建阵地,构建情况互通、交流学习和咨询服务平台,共同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近年来,深德技工学校为沙田镇的外出流动党员提供了二十多个就业岗位,两支部联合组织了多次十九大精神学习会、党员交流座谈会、支部主题日活动等,通过共建共享,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服务水平,增强了两个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健全机制增活力

       为更好推动驻深支部建设,沙田镇党委在支部创建时选配了在深经商务工的能人作为支部书记,其中吴雄清和刘世荣同志都是高州驻深圳商会的领军人物,在沙田镇也颇负盛名。通过能人引领带动沙田镇驻深党支部党建工作开展。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打折扣,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活动,切实把支部真正建成“流动党员之家”。如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两学一做”和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并灵活根据不同行业的从业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和方式,利用“互联网+”党建平台、QQ群、微信群、到革命遗址参观学习等,开展学习教育,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服务凝合力

       该党支部建立了党员电子信息档案和纸质信息档案,而且还利用网络、微信等平台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主动沟通联系,逐步实现党建工作方式由“组织找党员”转变为“党员向组织靠拢”。同时,该党支部始终把服务流动党员、促进企业发展作为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促进生产发展核心作用,引导流动党员无私奉献。如在党支部的引领下,为外出流动党员免费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就业安置、事务代理等,建立支部帮扶企业制度,对有业务来往的困难企业,支部党员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合作等方面给予优惠,助其渡过难关,进一步增强支部的向心力。

 

       反哺家乡作示范

       该党支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争当推介家乡的“宣传员”、群众外出务工的“指导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活动,激发流动党员服务老乡、奉献他乡、服务家乡的热情和干劲。如2013年教育创强捐资工作中,吴雄清和刘世荣带头分别捐资38万元和30万元,其他流动党员纷纷慷慨解囊;每年驻深支部都组织党员对沙田镇敬老院老人、贫困户、老党员等进行慰问。支部成立以来,在各项公益事业中共捐资200多万元。同时,外出流动党员利用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脉资源及资金、信息各种优势架起连心桥,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和带领群众致富等,支部的“战斗保垒”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增强。

 

        “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如今,沙田镇驻深支部流动党员在党旗的引领下,不仅有了家的“温暖”,更在为家乡添光彩,为驻地做贡献。支部将继续抓实自身建设和日常工作,在学习和探索完善流动党建好做法好经验中,书写着自己的精彩华章。

 

        记者:吴献基 邱茜 黄柏皓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