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街道城东社区:发挥党建引领 力促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南塘镇彭村村:坚持党建引领 共建美丽宜居乡村

长坡镇党委:“党建+” 促县域副中心建设

2018年以来,长坡镇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长坡县域副中心建设,以党建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圆满完成了上级各项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长坡镇党委以新思维、新方法创新“党建+”建设新模式,建立“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一名联络员、一套建设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和“一周一报、半月一巡、一月一会”的项目督导机制,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目前,该镇已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古镇、生态旅游名镇、健康养生小镇”的定位,编制完成《长坡县域副中心2018—2020年重大项目表》,共规划30个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8亿元;其中,长坡镇人才驿站项目、长坡镇县域副中心展厅、长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已完成建设;而冼夫人文化特色小镇建设项目、长坡工业园(银岗垌片区)项目、市人民医院长坡分院综合大楼和长坡冼夫人小学建设项目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





长坡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黄青



“长坡整个环境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我们的社区办公楼,在2018年也列入为重点项目,现已建成投入使用,方便了群众的办事;整个圩街环境变化,黑底化、绿化、美化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现在的环境建设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当地群众



“变化很大了,住得也很舒服,街道也很漂亮,新街又有广场,有地方活动,以前一点活动场所都没,现在广场都有运动器械了,男女老少都去那里玩。”



 





 



该镇在深入推进“党建+项目”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党建+新农村”。利坑村是长坡镇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该村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组织群众义务投入800多个劳动日,清理河道、村巷道、坑渠约5000米,拆除危房、烂牛栏、猪舍、露天厕所、乱搭棚屋约2100平方米,铺设排污管道212米。



 



颜叔今年63岁,是利坑村的老村民,也是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说起村中环境的变化,他深有体会。





 



颜叔



“利坑村原来是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危房遍地的,是烂、脏、丑村,自2018年在我们长坡镇党委和大石冲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利坑村就开展了“三清三拆三整治”运动。经过这样改造,我们的农村面貌有了大改变,大家住得都得舒适,尤其是最近也种上了花,美化环境;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干净,整洁,宜居的环境。”



 





 



目前,利坑村河道、沟渠、池塘杂草、垃圾、漂浮物已被彻底清理,村内共完成硬底化环村道约2000米,安装路灯19盏,新设宣传栏5个,墙绘喷画12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2018年以来,长坡镇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建+”新模式,紧紧围绕长坡县域副中心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突破。2018年该镇城乡清洁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0739吨,同比2017年的8674吨,增长了24%。辖区内省定贫困村已全面完成了“三清三拆”任务、村规划编制和项目申报入库工作、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工作,并按规划正在开展建设。该镇面上31个行政村共有440条20户以上的自然村,已全部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有166条已完成;其中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资金1199.25万元,财政投入721.5万元,乡贤群众捐资集资390.9万元,村民投工投劳38600工日。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辖区内“三保障”政策落实均已100%完成,精准扶贫危房改造指标189户,已全部完成,竣工率100%。同时,该镇还高质量完成社会救助、救灾救济、计生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民生保障,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下一步,长坡镇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安全稳定、党建引领上狠下功夫,推动长坡县域副中心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