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伟大工程 锻造坚强核心
2019-01-29来源: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党建领域改革综述
党建领域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5年来,党建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党的领导体制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卓著,党经过革命性锻造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也对党建领域改革作出重大部署。2014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下设6个专项小组,其中2个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小组。
改革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始终朝着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向推进。
从在党中央层面设置专司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到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等小组,到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党的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
党的十九大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小组“升级”为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部分党政机构整合重组,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保障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017年10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写入新修订的党章。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国家根本法。
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中央政治局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一次;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确保党中央具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
不断提高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首次公开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吹响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号角。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新的活力。
深化“三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党章规定和中央要求,不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中心任务,回归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责主业。
压实“两个责任”,明确全面从严治党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牵住问责的“牛鼻子”,以强有力的问责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落实“两个为主”,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抓住“关键少数”,严以治吏,改革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能上能下,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
[1] [2] 下一页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