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全省仅四个县级市获此殊荣
2015年,是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2015年,是我市农业现代化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朝着现代农业强市的目标迈进,有力而不同凡响。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茂名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平安农机县助力农业现代化的有关精神,以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监管,着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了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农机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我市连续9年实现了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为零的目标。在省和茂名市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市全力做好申报评选工作。经过严格的评审和层层筛选,我市在众多的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由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布确定的“2015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誉称号,全省仅有4个县级市获此殊荣。
目前,我市拥有各种农业机械3.2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了5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61%。东岸、分界、潭头、石板、金山、南塘、曹江、长坡等8个镇成功创建了平安农机示范镇,26个平安农机示范村。
明确目标,把好创建方向
自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把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纳入全市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下了坚实基础。
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把好创建工作方向。我市高度重视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在2013年5月印发了《高州市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和成立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局、安监局等单位主职领导任副组长,以交警大队、农机安全监理所和各镇街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为创建活动开展把好方向。同时,要求具有创建任务的23个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市、镇、村三级组织机构,形成“政府主导,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工作格局,联动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创建工作开展。我市专门召开了全市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动员大会,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高州市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预案》、《高州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高州市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制度》、《高州市农机安全监理岗位责任制度》等,建立健全各单位、部门信息工作定期互通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以制度规范创建顺利开展。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并把市农机主管部门列为全市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进行监督管理,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市与镇、镇与村、村与农机手均层层签订农机安全责任状,实行农机安全监管“三盯”(人盯人、人盯路、人盯车)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多级联责、多方联防的责任管控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立体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机手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多措并举,将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使广大群众能始终感受到浓浓的安全氛围,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农机科学发展。
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创建工作。我市结合农机安全文化镇村行、农机安全知识进校园、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图片、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六个一”及“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相关内容。同时,邮寄“平安农机”倡议信给农机手,倡议他们共同参与创建“平安农机”,做一个平安农机手。截至目前,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相关内容在我市农业局与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农科动态》节目上播放120多次,邮寄“平安农机”倡议信2600多封。
完善载体,建立镇级农机安全学习活动室。我市在全市23个镇均设置了农机安全宣传专栏、学习活动室,方便农民群众、农机手在农忙闲余时间学习,深入推进了农机安全文化的建设。如我市的东岸、分界、石板、南塘等示范镇设置的农机安全学习活动室,就安排专人值班负责收集、整理、更新农机安全相关资料,并向农民群众解释、宣传相关知识,使农机安全在农民群众心中扎根,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创新形式,强化安全意识警示。为使平安农机创建的宣传全覆盖,我市还在主要道路路口增设一批“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市,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心连心共创平安农机”等大型户外宣传牌;在主要县级公路树立农机安全警示牌;在各个镇的圩街等显眼位置悬挂农机安全宣传横幅;出动农机宣传车到各个镇巡回宣传并随机赠送知识手册等,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警示氛围。据统计,我市共“送法下乡”25场次,组织农机手观看安全教育警示片21场次,制作农机安全宣传栏36个,出动农机宣传车165辆次,赠送宣传挂图1380余张,赠送知识手册9500份,悬挂横幅136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15000多份。
优质服务,凝聚创建合力
我市通过成立流动服务窗口,设立村级农机服务点等,方便农机手群众办事,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市上下共同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的强大合力。
成立流动服务窗口。为方便农机手办事,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发动农机手群众共同参与创建,我市增强服务意识,成立了流动服务窗口,深入到镇村办理农机牌证和进行农机年检,去到乡间田头提供维修服务,进村入户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发放安全宣传资料。
设立村级农机服务点。在拖拉机拥有量比较多、比较集中的行政村设立村级农机服务网点,开展送检、送考、送培训、送安全知识“四送”活动,切实为农民群众和农民机手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如我市石板镇农技站的邹伯新,他摩托车的车尾箱总是装着一套农机修理工具,每到农忙时节,他都忙碌于各个村的田垌,因为他怕农机出现问题而影响农民生产。每当发现有农机出现故障,他都立刻上前帮忙维修,还细心叮嘱大家如何去安全操作和保养好自己的农机,有时忙起来就是大半天。该镇的农机手遇到机器故障也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提起邹伯新个个都是赞不绝口。
“每年3月份市农机监理所都组织流动服务窗口到我镇集中对农机进行年检,检验合格的当场就盖印发证,不用我们自己开农机跑一趟市区,既节省了时间,又保证了安全,有时还帮我们把农机掉漆的部位重新喷漆,他们真为我们着想,做得真周到。”分界镇龙安村的农机手梁宜齐笑着说。目前,我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注册率88%;年度检验率89%;农机驾驶员2723人,持证率91%。
积极为群众办理农机补贴。为鼓励农民群众购买农机,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市积极快速办理农机补贴缓解群众经济压力。截至今年2月底,我市共受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4052份,通过审核确定受益对象3246户,使用补贴资金513.5万元,补贴购买各种农机具3418台(套),完成年度任务的52.3%。
严格监管,做实创建保障
我市严格执行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制度,教练员管理制度和考培分离制度,严格按照《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要求,把好驾驶人考试关、入户关。
推进业务规范化建设。我市严格按照农业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要求,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设置农机监理行业标识,规范设置科室岗位,对相关法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办事人员、办事结果实行五公开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并设置24小时农机事故值班电话。
把好农机驾驶人考试关和入户关。如为实现检测、考试等手段科技化,加快检测、考试效率,我市专门配备了执法车1辆,拖拉机移动式安全检测装备1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电子桩考仪1套。同时,严格执行《GB16151-2008》标准,把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的检验关,对基本参数不符、安全防护和安全标志不符合规定的农业机械不予入户,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安全运行条例》标准执行,确保农机安全运行、安全生产。
严厉打击拖拉机违法违规行为。我市积极探索出“警监联合执法”模式,建立拖拉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由市农机安全监理所选派出12名素质强、水平高的农机监理员,分别到交警大队下属的各中队,与公安交警同工作同食宿,共同开展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检查工作,对违法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无牌无证、未参加年检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该“警监联合执法”模式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农机监理系统推广。(黄华乐 黄锡桥 余敏祥 王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