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教你防止宝宝秋燥的方法
目前已经立秋了!而孩子防治秋燥的关键点在于科学的安排好三餐,原则就是在坚持平衡饮食的前提之下适当的养阴、生津的食品倾斜。
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
二是应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
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
另外可根据孩子的体质与症状,选择食疗方:
秋梨汤:新鲜鸭梨洗净切块,加水煮汤,每天喝几次。
食疗功效:宜于干咳频繁的孩子。
菊花饮料:白菊10克放入茶杯中,加少量白糖,用沸水冲泡3-5分钟,温凉后饮用。
食疗功效:有改善咽干喉燥之用。
芝麻木耳汤:黑芝麻10克炒熟,木耳3克泡发,加水煎煮,调入适量白糖食用。
食疗功效:适用于大便干燥的孩子。
胡萝卜粥: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
食疗功效:可防止孩子皮肤粘膜与眼睛干燥。
石榴汁:鲜石榴2只,洗净切块捣烂,用清洁纱布绞汁,直接给孩子喂服,每天2-3次。 >>>宝宝养肺除秋燥7种水果
食疗功效:生津止渴。
荸荠汁:鲜荸荠200克,洗净去皮捣烂,去渣取汁,每天饮用2-3次。
食疗功效:有凉血止血之效,用于流鼻血的孩子。
食疗抗燥需相应配套措施跟进:
指导孩子科学起居
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藏之气”;早起则可顺应阳气舒长,舒展肺气,保持肺脏的健康。并注意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呼吸道发病。
鼓励孩子多运动
从婴儿操到走、跑、跳,因人、因地而宜。目的是增强正气,提升机体抵御邪燥侵袭的能力。当然,运动量也不要太大,更不要大汗淋漓,这样会阴津伤耗,阳气外泄,削弱孩子的抵抗力
合理增减衣物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或感冒。
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以上,晴日不妨用洒水或使用加湿器等方法。特别是初秋午后使用空调降温,或深秋冷空气入侵室内取暖时,更要注意使用一些增湿措施,如在房间里放置一盆用于蒸发的冷开水、悬挂湿毛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