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坡雷垌村历史拾零
高州市长坡镇雷垌村,古称高凉郡俚洞村,属高凉郡的中心,南朝梁置务德,后改称良德。解放后,雷垌于良德有分有合,土改前合,土改后分。
雷垌上垌村冼平侯、冼国良、冼贞全,其合家历代祖先诚敬冼太夫人,外地人到来了解冼太夫人的功绩,到必须要找到他们。如吴晗、熊夏武、莫伦等均曾向他们取证,并取去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冼太真经》就是在冼贞全的家中保存下来的,笔者查阅真经尚有不懂之处,也是向他们请教。如“丁村系我生身”,丁村在哪里?他们的回答与高州市冼夫人研究会的苏汉材老会长说的相同:“石狗岭背有丁村,大村名雷垌,小村名有村头坡、丁村。”在古代,漫长征战,人民饱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忌讳“村头”、“丁村”之词,故而改称为:“简头村”。“简”字不是通水竹简的简,而是战争胜利,手棒“朝笏”回朝奏主,平举于头上的“朝笏”。久而久之,丁村就渐渐消失了,现称简头,统称雷垌。此处是冼太夫人的出生地,外家后裔宅基地紧缺,但谁也不愿占用建新房。丁村左旁有一条小河,顺小河上三里是挂牌村,外人到此不得擅进;从小河下三里是马栏窝村,外人到此解马方可进内,向东行一里是义堂岭,山顶平坦,约有一个足球场大,是当年冼太夫人聚集各部首领的地方。
传说雷垌保安社旧址和尚桦是冼太夫人出生地,笔者到实地考察,证实不是。和尚桦局细,阳光少,只可作神坛社庙。冼太夫人出生在雷垌丁村,有来龙可衣,左右有文武桂榜山,向上无凹峰,无岭咀正对冲射,阳光充足,堂局宽敞埚聚,与雷垌丁村同龙脉的冼氏始祖坟是凤鸣地,头向东北艮方,头顶有颗大石,顶平身方如印。曾有地理哲学家批断,此石自然破裂,冼氏定出名人;回顾历史,冼夫人、冼仲芳、冼祖培、冼茂欣等等皆是。石下有五颗小石,如碟上装果,实乃重冠雄鸡之首,早上出山,拍拍翅膀,高声啼叫,这凤形正是丁村的朝衣;向上小河旁的长山岭为文桂榜,掽湖为墨砚,村边岭为武桂榜,陂面岭为旗,小山为鼓。故出文武双全,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万余家的谯国冼夫人。
昔日旧城、雷垌丁村、良德等地的军事布局互相照应,良德通往旧城高州,必须经过雷垌马鞍坳的棋盘石,众多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棋盘石正是冼夫人的军事布阵图,南面有雷垌的大营地,马鞍坳的路马道,石狗岭、大谢岭、高凉岭的军事要地护卫旧城;西面大应岭有大营地练兵场,禽婆岭有跑马道,平坑大岭有十二火灶,这些军事要地与良德县城背靠奇吟岭主峰相望,平坑大岭的十二火灶处是广西进入良德的主道;北面有黄蓉大山,白藤岭高峰,大坡镇的军屯,平云山,沙琅镇的望夫岭等的军事要地;东面有旺沙大山,龙修的上下大部,皆是驻军的要地。四围的军事要地,以良德县城背靠的奇吟岭主峰为中心。奇吟岭东南隅出一条小河,名旺坡河,注入黄塘大河;西北隅出一条小河,名旺邹河,从西面注入均圩大河。大小四条河,在奇吟岭左右前方围绕良德县城,当年良德县城官兵人马多,在城外西北河流两岸设营,后世人沿用军营名称命名村庄,如均荣村、均屯村、大屯村、均圩等等,昔日良德河从长岭隘口出关处,两岸大片坡地,大征战时代,军队在此设重兵巡回,兵营名回盘,相距三百多米是大(递)简,外人到此不得擅进,奇吟岭山腰是鸦鹊坪练兵场,山巅主峰有石插座,日夜有军队防守,四面八方若有敌情,以螺角报讯,百方响应,戒备深严。
奇吟岭主峰又与雷垌周坑大岭主峰军事要地对望,山下是木威村,居民全部姓冼,长田村居民多数姓冼(因建水库迁居东岸村名不改),两村冼姓与雷垌良艺冼公祠同宗支,两村近河,过河就是良德县城,所以说雷垌属高凉郡的中心。雷垌冼氏从明朝到今繁衍25885人(未完全统计)。冼太夫人之祖企豪,父本立,兄德安号冼挺,冼太夫人出生于雷垌丁村,有史可查,有文物可考,外地人是无可争辩的。
附注 :
1、长坡镇四所冼氏祖祠:雷垌仲芳冼公祠、雷垌良艺冼公祠、土域冼仁山祖祠(拆建学校)、罗教冼秩山祖祠(已被水浸)。
2、长坡镇内有冼氏村庄25条,居民6000多人(其中雷垌十大自然村,其中八大自然村全部姓冼,两大自然村有杂姓,冼姓居民最多;土域有冼姓村庄5个,居民2000多人;西坑冼氏村庄3个;银岗垌冼氏村庄3个;塘坑冼氏村庄1个;莲塘冼氏村庄2个;西冲冼氏村庄2个)。属雷垌分支未完全统计人数:阳春、阳江3500多人;信宜石狗、罗镜、容院3500多人;斗门井岸600多人;大井农场、青山200多人;化州北岸3000多人;赤坎1000多人;海南白沙等地1000多人,共计12800多人。(部分数据参考2012新修撰的冼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