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高州市 > 长坡 > 正文

日益凸显“中心镇”地位的高州长坡镇 记长坡镇雷垌村

长坡各村委聚落地名详说

原长坡镇部分:

设教高州东北27公里。属长坡镇。此地居民祖先初来定居时,常受外地强人欺凌,便设教馆、学堂,请来名师教文习武,因而得名。聚落在良德水库和石骨水库之间的山地上呈点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223亩,农业以种水稻为主,土产香蕉、龙眼、芒果颇为闻名。素水公路经此。

银坑在高州东北23公里。属长坡镇。聚落在东干渠西面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660亩,盛产油茶、竹子、香蕉、橡胶、胡椒。有简易公路通长坡圩。
 
木久塘在高州东北17公里。属长坡镇。原名木狗塘,后谐音改称木久塘。聚落沿着山旁呈梯形块状分布。旧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新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耕地35亩,农业以种水稻为主,并种番薯;村民大面积种植香蕉,被誉为“香蕉公园”;山上种油茶、松树。简易公路接新高公路。
 
旺利在高州北18公里。属长坡镇。原名黄泥陂,后改称旺利。聚落背山面水在曹江畔,呈不规则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并有部分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耕地208亩,以种香蕉为主,并种水稻。香蕉种植历史悠久。质量好。1983年曾派技术人员到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传授香蕉生产技术。过去有小集市,现设有香蕉收购站及多类商店。素水公路经此。
 
荔枝山在高州北19公里。属长坡镇。因该村过去是个长有荔枝树的山坡而得名。聚落素水线公路西侧呈长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280亩,以种香蕉为主,并种甘蔗、水稻。村内有砖瓦厂和香蕉收购站。素水公路经此。
 
横山在高州北20公里。属长坡镇。因该村最初在一块横形坡地建居而得名。聚落沿素水线公路西侧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10亩,以种香蕉为主,并有水稻、甘蔗;兼种桑养蚕。素水公路经村南。
 
坡田垌在高州北17公里。属长坡镇。因处在三面山丘环绕的一片坡地田垌而得名。聚落依着山旁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并有部分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耕地70亩,以种香蕉为主,兼种水稻种桑养蚕;并有芒果、龙眼等水果生产。素水公路隔江通过。
 
宝山在高州北20公里。属长坡镇。因村处宝山脚下而得名。聚落沿着山麓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270亩,以种香蕉为主,兼种水稻;种桑养蚕。有简易公路到长坡圩。
 
白石坡在高州北20公里。属长坡镇。该村处在白石岭向南延伸的一块山坡,因地下有白色岩石而得名。聚落沿着山坡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并有部分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耕地240亩,以种香蕉为主,兼种水稻,并种桑养蚕。素水公路经此。
 
白监在高州北21公里。属长坡镇。昔时皇帝曾命白太监往此征集民力采金,后百姓在此建一座白监庙,后名白监。聚落在曹江东面沿着山坡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90亩,以种香蕉、水稻为主。素水公路经村旁。
 
长坡村在高州北22公里。属长坡镇。因此原是一块长形的荒坡而得名。聚落在高州水库南侧长坡圩的周围,呈不规则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820亩,以种香蕉、水稻为主,并种番薯。村近长坡中学。素水公路经此。
 
合洞在高州东北19公里。属长坡镇。古时,此地有个两山相合约距离10米的狭谷,行人经此,如入洞境,故名合洞。聚落依着山旁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660亩,以种水稻为主,并种番薯、香蕉。暂未通公路。
 
塘坑在高州东北20公里。属长坡镇。因此地共有17个塘名和7个坑名,故名塘坑。聚落依着山旁呈梯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60亩,以种水稻为主,盛产香蕉;山上种松,地下蕴藏有大量石灰岩。有简易公路接长坡——东岸公路。
 
崧坡在高州东北21公里。属长坡镇。原名籁坡,后改称崧坡。聚落在山坡上呈圆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30亩,以种水稻、香蕉为主,种桑养蚕;并有荔枝、龙眼生产;山上种松,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灰岩。有简易公路通村。
 
银岗垌在高州东北22公里。属长坡镇。因该村处在一片田垌之旁,曾称为颜光垌;后用近音改称银岗垌。聚落沿着山旁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90亩,农业以种水稻、香蕉为主,兼种桑养蚕,并有荔枝、芒果、龙眼等水果生产;山上种松;地下富有石灰石矿源。长坡——东岸公路经此。
 
高村在高州北20公里。属长坡镇。因地处王羊山西南麓地势较高的地方而得名。聚落依着山旁呈长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89亩,以种水稻为主,盛产香蕉,并有砂仁、胡椒生产;山上种油茶、松、杉。有简易公路通村。
 
大石冲在高州东北23公里。属长坡镇。村处群山起伏的山埇地带。因在埇中有块大石,故名。聚落依着山旁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70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薯、麦;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蕉、砂仁;山种油茶、松树;长坡——东岸公路经此。
 
东河在高州东北19公里。属长坡镇。因过去沿河两岸土壤呈黄色,原得名黄金坡;后更名东河坡,简称东河。聚落沿着河岸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66亩,以种香蕉为主,兼种水稻,并有荔枝、龙眼等水果生产。
 
西坑在高州东北21公里。属长坡镇。地处长山与北山之间的山谷地带,因聚居在西侧坑旁,故名。聚落呈“V”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40亩,以种水稻、香蕉为主,并种桑养蚕;有淡水养鱼和农产品加工等副业生产。长坡——新垌公路经此。
 
土域在高州东北21公里。属长坡镇。因村处在宝馒垌之南侧,本名宝馑,因田垌是土壤构成,故谐音改称土域。聚落在云炉河下游东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43亩,以种水稻、香蕉为主,并种桑养蚕;山上种油茶、松树。村内办有砖瓦厂、木器加工厂。长坡——新垌公路经此。
 
龙修在高州东北25公里。属长坡镇。因村在龙塘河边有口天然“龙泉井”,又因此地大岗岭脚有个石灰岩溶洞,使此地五谷丰登,修德益民,故称龙修。聚落较分散,依山傍水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064亩,以种水稻为主,并种香蕉;山区种植胡椒、砂仁、益智;并种松、杉、橡胶。地下蕴藏有大量石灰岩资源。有简易公路通村。
 
乌石头在高州东北23公里。属长坡镇。因处在石狗岭脚下,石狗岭上的岩石颜色乌黑,故名。聚落依着山旁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46亩,以种水稻为主,并种香蕉;山上种松。素水公路经此。
 
西埇在高州东北26公里。属长坡镇。因村处石鳌岭和大塘西边的山埇地带而得名。聚落沿着山旁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40亩,以种水稻为主,并种甘蔗、香蕉,盛产荔枝。山上种松。有简易公路通村。
 
原石龙镇部分:
 
大拜在高州东北34公里。现属长坡镇。很久以前,大小官员路经此地,必向三官岭三跪九拜,祈求日后加官进爵,故名。是石龙、大坡等地群众集市,农历1、4、7日为圩期,圩日有五六千人赶集。大坡——长坡公路经此。
 
上良在高州东北29公里。现属长坡镇。因此地北有大山作屏障,冬无严寒,夏如秋凉,得名凉村,后改称良村;因村分上、下,下已被水库淹没,上故称上良。聚落在白石岗山麓背山面水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35亩,以种水稻、香蕉为主,兼有冬种番薯、小麦、北运蔬菜;山上盛产油茶。大坡——长坡公路经此。
 
山塘“土化”在高州东北31公里。现属长坡镇。因在两口水塘之上的山“土化”地,故称为山塘“土化”。聚落在茅地岭脚下呈梯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08亩,以种水稻为主,并有冬种番薯、北运蔬菜;盛产香蕉;山上种胡椒、油茶、松、杉。大坡——长坡公路经此。
 
和平在高州东北32公里。现属长坡镇。1965年禾田与黑石垌合并,取两村和平共处而命名为和平队,现名和平村。聚落在山坳呈三角形块状分布。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耕地160亩,以种水稻、香蕉为主,龙眼树较多;有加工桂元肉习惯;山上盛产油茶、松树和胡椒。大坡——长坡公路经此。
 
中间岗在高州东北34公里。现属长坡镇。因村处四面田地夹着的一条山岗而得名。聚落在独石岭旁呈长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50亩,以种水稻、香蕉为主,并有冬种番薯和北运蔬菜;山上种胡椒、油茶、橡胶、松树。大坡——长坡公路经此。
 
顺和在高州东北33公里。现属长坡镇。该村吴姓祖先迁此居住后,希望后代子孙孝顺和睦,故命名顺和。聚落沿八足岭山旁呈半月形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并有部分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耕地80亩,以种水稻、香蕉为主,并种龙眼;山上盛产油茶、松树。有简易公路接大坡——长坡公路。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