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新片跟去年最好的电影比,不差
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是《聚焦》。
相信很多鱼友都已看过。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
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由一件案件,牵引出一系列惊人内幕。
鱼叔今天要介绍的这部新片,同样是改编自美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同样是关于性骚扰。
它甚至改变了美国的性骚扰史——
《关键判决》
confirmation
豆瓣评分7.5。
本片又译《证供》。
是今年4月,美国HBO电视台推出的一部电视电影。
提名了今年的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
本片重现了1991年托马斯出任大法官前,被爆出「性骚扰」丑闻的事件。
在美国,大法官是联邦政府司法部门的领袖,也是美国最高司法官员。
在弹劾美国总统时,主持参议院。
1990年,老布什要任命克拉伦斯·托马斯为联邦法院大法官。
但有人举报,称托马斯曾经对他的女助理安妮塔·希尔性骚扰。
由此进行了历时三天的听证会。
媒体全程直播,在全美掀起轩然大波。
《关键判决》就是再现了三天听证会的全过程。
其中穿插剪辑了当时真实的新闻记录影像,这使得使得本片的戏剧感和真实感同样强烈。
安妮塔·希尔以一人之力,对抗参议团14人的轮番提问。
她不得不一遍遍描述令她痛苦的性骚扰细节,冷静地叙事事实,有条理、有说服力。
她的勇气一开始打动了很多人。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对方并没有对她“动手动脚”,言语上的挑逗难道也算性骚扰?
恐怕当时的很多人都这么想!
希尔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就是性骚扰!
比如:
谁把阴毛放在可乐上了?
可是,希尔所说的一切,托马斯都全盘否定。
两人各执一词。
这注定是个一波三折的过程,民众的判断不断在两人之间摇摆。
最终参议院以52:48票批准对托马斯的提名。
虽然成功当选,但托马斯的名誉严重受损。
现实生活中,他本人在当选后的几十年中,一直在法院庭审中保持沉默。
在真实事件中,这一直是一个没有结果的悬案,双方始终各执一词。当年的真相也许只有当事人知晓。
到现在为止,对于此事仍有诸多看法,有人选择相信希尔,有人觉得托马斯是冤枉的。
不管真相如何,这个事件对于美国确实意义重大。
性骚扰案的含混收尾,激怒了美国女性。
接下来的1992年,成了「女性之年」!
国会中期选举,女性参选率和投票率创历史新高。
女联邦参议员从 2 人增长到6人;
各州和地方选举,女性参选人均比以前有数量的提高。
而由此事引发的保护妇女的立法,也不断完善!
在现实生活中,托马斯和希尔都因此事受到很大的影响。
图为现实中的托马斯
因为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是终身制的。托马斯现在仍担任大法官,并且是现任大法官中唯一的非裔。
他是坚定的保守派。
他反对堕胎,反对废除死刑,强烈反对种族平权。
图为真实的希尔
现在,希尔已经59岁,目前在布兰迪斯大学担任法学教授。
她曾在2010年接受采访受访时说,曾收到托马斯妻子的语音邮件,要求她考虑向托马斯道歉,这简直令她难以置信。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件事还有后续发展。
就在前不久。
又有一位美国女律师指控克拉伦斯·托马斯性骚扰。
她表示:
1999年在她老板举行的宴会上,当时只有23岁的她,正在整理桌子,托马斯未经许可就用手抓她的臀部,并暗示她应该坐在他旁边。
同样,面对这次指控,我们目前也无法判断事实真相。
可以说,这次事件也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本片编剧是苏珊娜·葛兰特,2001年,她曾以《永不妥协》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本片导演瑞克·法穆易瓦,2015年的作品《酷毙了》入围第31届圣丹斯电影节 评审团大奖提名。
导演认为,重现这一事件能为年轻一代还原美国性别平等进步的历史过程。
本片的女主扮演者,凯丽·华盛顿。
她在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灵魂歌王》和《被解救的姜戈》中,两次扮演奥斯卡影帝杰米·福克斯的妻子。
不过,鱼叔则更喜欢她在美剧《丑闻》中的表现。
同样表现政治题材,她在《丑闻》中演绎一个专为名人解决丑闻但自己又跟总统有一腿的公关顾问。
2016年,第68届艾美奖113个奖项的提名名单中,凯丽·华盛顿入围限定剧/电视电影类最佳女主角。
在福布斯发布的2016年美剧明星收入排行榜中,她排名女星第6位。
本片其他的选角也都很惊艳。
杰弗里·怀特在片中扮演女主的律师,虽说戏份不多。
但最近在追美剧《西部世界》的鱼友们,应该能一眼认出来,他在里面扮演总设计师。
鉴于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且主角们现在还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不得不说,导演和编剧都很大胆。
比如,当时听证会的主席,是格雷戈·金尼尔饰演的拜登,是美国的现任副总统。
有人把这部剧情片称为纪录片,因为其中有大量当时的新闻报道和录像画面的剪辑。
但是这并没有让整部片子变得枯燥。
相反,丰富了视角的同时,加快了本片的速度,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鱼叔最开始第一遍看这部片子时,心情紧张,又带着气愤。
一个指证性骚扰的女生,独立一人,面对咄咄逼人的参议会质问,面对民众的猜疑。
她承受了一般人无法承受的重量。
最后她放弃的时候说:
这是个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以前没出来说。我们说了有什么好处?我朋友的工作受到了威胁,我的名誉被毁,我已经说了来这里要说的一切,但是他们不想听。他们不在乎,他们只想赢。
没人在乎她的感受,只在乎党派竞争中能不能赢。
可是另一方面,难道能因为事情看上去正确,就认定这是事实吗?
到底谁说的是真话,我们无从知晓。
难以想象,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是怎样,舆论是否会影响司法公正。
看上去在道德劣势的一方是不是会引起网民的集体讨伐。
片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
在两党博弈中,其中有人找到托马斯租看色情录像带的记录证据,可是工作人员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上帝有和它相反的法律,我们不能被披露公民私人观片记录。
即便如此,也不能破坏公民隐私的权利。
这部片子,不仅仅折射出性骚扰的问题,女权发展的问题,还有种族歧视问题。
其中有太多的东西展示给我们看。
本片的结尾最为惊艳,与《聚焦》一样,没有盖棺定论式的说教;
而是展现了事件的历史性,注重这次事件对于美国女性发展的影响。
无数封给希尔的来信代表了全国各地女性的心声。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契机。
这次事件后,美国女性维权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反性骚扰的意识也得到了普及和增强。
这让鱼叔想起了今年夏天发生的一宗新闻——
南方报社的记者涉嫌诱奸女实习生。
听起来貌似比本片中的性骚扰事件还严重。
这个新闻一度成为话题热点,各大网站上尽是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内容,人们也不断谈论,可是之后呢?
就这么结束了?
怎么保护女性的权益?如何预防之后事情的发生?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