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完美的国产神作,不敢相信是70年前拍的!(太超前)

在这部国产谍战神剧面前,《麻雀》就是渣渣

谍战剧一直是国产电视剧主打的类型片之一。

去年大热的《伪装者》,很好地将偶像元素与谍战剧相融合,收视率、话题热度、口碑,皆收入囊中。

最近,又有一部高颜值的谍战剧问世——

《麻雀》

海报文案写着:

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

鱼叔真诚地希望,出品方应该改成:

唯鲜肉与作女不可辜负。

剧中鲜肉小花的演技本就令人担心,加上后期配音,连嘴型都对不上,实在尴尬至极。

男主角李易峰小鲜肉尚年轻,还是应该挑选好适合的角色,一步步慢慢来。

女主角周冬雨,光是人设就足以让鱼叔老血四溅了。

电视剧改编的原著小说原本篇幅不长,却硬凑成60集连续剧,造成这种剧情人设的断层,是在所难免。

偶像是可以让一部剧脱颖而出,但偶像也拯救不了漏洞百出的剧。

本来抱着想跟你们吐槽的心态追这部剧,但是半路鱼叔就崩溃了。

不由自主地又去重温了一遍鱼叔最喜欢的一部国产谍战剧——

《黎明之前》

这是鱼叔家波叔2010年的大红之作。

豆瓣9.2。

但看的人还不是特别多,还没有超过《麻雀》短短半个月所标记的人数。

首先说颜值。

也没啥好说的。

就三个字,吴秀波。

谁不服,就拔刀吧。

接下来就是质量。

整部剧,就像男主角波叔一样,表里如一、稳重、有内涵。

故事背景设定在1948年秋的上海。

当时国共两党的抗争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国民党东北战局失利,撤离台湾已提上日程。

在紧要关头,中共地下党与国民党特务不见硝烟的斗争,也到了最后时刻。

剧中,波叔饰演一位打入国民党情报局的共党卧底。

国民党局长(林永健饰)是他从小长到大、一起上战场撒过热血的义兄。

利用义兄的信任与宠爱,他成功地扮演好了国民党军官的角色。

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潜伏。

然而代号「水手」的中共上级,在他休眠的第十年将他唤醒。

为了破坏敌人撤退后再潜伏大陆的木马计划,「水手」需要他的帮助。

对于一个卧底,一旦被唤醒,就意味着暴露。

巧合的是。

水手也是国民党局长林永健多年的心病,他对这个敌方的高手念念不忘。

整部剧的两条主线也就清晰了——

一个是抓卧底波叔。

一个是抓水手。

而波叔和水手要在保护自己不被暴露的同时,还要完成中央安排的任务。

整部剧只有30集,非常紧凑。

紧凑就让剧情更险象迭生。

而编剧的另一个设定让这部剧更加惊险——

这部剧中的国民党一方,不再是智商不在线、就靠酷刑的歹毒屠夫。

而是更真实地将他们设定成智商在线的国民党特务。

国民党局长林永健少言冷峻,不怒自威,城府极深。

波叔的国民党同事有情报高手、有能力超群的。

每个角色都形象饱满、立体,让人印象深刻。

这样使得双方的斗智精彩了N倍。

剧中涉及到的各种方式、技能,都超越以往谍战剧,令人惊叹。

那个年代特工的较量远比我们想象中、远比一般电视剧还原的,要复杂的多。

这也是该剧的另一个优点,真实。

它不再过分神话共产党。

整部剧前面大部分,其实国民党损失较少,反倒是水手组织一点点被瓦解。

然而,结局却大反转。

胜利终归是属于共党的,水手最后牺牲自己,保全了波叔。

关于结局波叔的洗白,有人说是bug。

有人说太扯,不符合逻辑。

但鱼叔个人更愿意相信,那是源于他们之间的兄弟情。

局长林永健一开始就怀疑波叔,其他人也都找到了指向波叔是卧底的证据。

但他们为什么还是更愿意相信波叔是无辜的?

不是逻辑差,波叔的个人魅力也是一部分,最主要的还是那份在动荡年代最为珍贵的兄弟情。

而敌对双方的设定,让这份感情增添了悲剧色彩,更让人揪心。

关于敌对双方是兄弟的重要设定,编剧黄珂表示,这是来源于表哥黄磊的灵感——

2003年,黄磊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国民党局长和他的下属,既是兄弟,也是敌我。还有一个中共地下党。

作为侦探推理和间谍小说迷的表弟一听,非常感兴趣,就写成了大纲。

这三个人也就是后来剧中的波叔,林永健,水手。

黄磊梦醒正值黎明,于是他取名《黎明前的瞬间》,也参与了该剧的监制。

剧中波叔酷爱喝纯麦芽的苏格兰威士忌,也是源于黄磊的爱好。

不过,除了黄磊的灵感,最终成品还是要靠黄珂自己。

他从2003年开始就打磨剧本,这期间,《暗算》、《潜伏》接连成功。

《潜伏》的导演编剧姜伟还是他的北影老师。

但他仍然青出于蓝。

在此之前,吴秀波刚刚拍完同类题材同类角色的《剑谍》,本来想要拒绝。

但他看完剧本立马就同意了,只短信发给编剧四个字——

剧本很牛。

而之后波叔的一夜走红也证明了,好演员遇到一个好剧本有多重要,一个好剧本遇到好演员有多重要。

剧中吴秀波、林永健等主演们的演技无可挑剔。

尤其以喜剧示人的林永健,反转很大胆,也很成功。

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少了一样,都不能称之为好剧。

整部剧,好剧本,好演员都齐全。

观众的代入感也很强,从最初的刺激、过瘾,到后来共党地下组织瓦解的无力感,再到最后共产党人的信仰、主角直接深厚的感情所带来的感动。

起起落落,悲喜交杂。

这也是鱼叔愿意几度重温、每每仍能感动的原因。

他将视角锁定了有人性的国民党。

他们与共党斗争,也会怀疑自己的信仰。

剧中,林永健就曾对波叔说:

党国真的需要我们做这么多肮脏的事情吗?

敌人对方,有亡党亡国的腐败官僚,其实也有,有信仰有人性的军人。

这部剧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个被忽略的视角。

那个年代就该是这种民族大义、信仰、兄弟情义,或者苦涩的爱情。

而不是披着谍战外衣、矫情做作的偶像剧。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