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自曝给已过世的母亲发微信 世界柔软 我只想与她相拥
(文/阿南)
毛不易这个人,之前写过。传送门→毛不易:总要有人来唱唱这个时代
那时《明日之子》刚收官不久,他拿了冠军,一首《消愁》红遍大街小巷。决赛舞台上,他在聚光灯下慢吞吞地说:
“我是业余巨星毛不易,下面我要骄傲地往前走了。”那时候我心想,一个人,怎么能像他这样,又丧又充满希望啊?
一年过去了,我刷微博时又看见了他,出现在《奇遇人生》这档节目的截图里。
他说话的风格和他的歌很像,再浓烈的情绪,都用一种很温和的口气讲出来。
和阿雅的一番言论还上了热搜。节目最后阿雅感叹“这趟旅行对快要迈入四十岁的自己很有启发”,毛毛暖心安慰道:“四十岁还很年轻,不用考虑这么多,四十岁就是新的二十岁。”
我对他算是路人好感,《消愁》和《像我这样的人》也在手机里循环过一些日子。因为这段话,我决定去看这档节目。
结果打开以后,从头哭到尾。要写稿,开着视频截配图,截到一半,又哭了。
△
《奇遇人生》的节目模式和我们常看的那些不太一样,有点像纪录片,也有点像综艺。主持人阿雅每期陪同一个明星朋友,去接触一段不同以往的人生。比如第一期,就是阿雅和小S去探望赞比亚的大象孤儿院。
到毛不易这期,节目组找到了一个负责“音乐治疗”的机构。
虽然大家对这个概念很陌生,但是“音乐治疗”其实是个正儿八经的“学科”,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节目中,阿雅和毛不易陪同两名音乐治疗师,周转于台湾各地的养老院和福利院。看节目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浮现的一句话就是:生老病死多难缠。
节目第一个泪点是毛毛和阿雅他们去探望养老院的严奶奶。
老人92岁,见证了最动荡的一个世纪。如今躺在养老院的床上,头发雪白,眼神清亮,和来人回忆自己的家乡。
阿雅问她,奶奶您府上哪里人啊?
她说:“我是甘肃省兰州市,远不远?”
远啊,怎么会不远呢。人在时代的洪流里又能做什么呢?老来只能躺在一座岛上,回忆故乡的亲人和黄河。
她说:“家人都不见了,我回去他们也不认识我了。”
她说:“我们兰州的黄河很伟大,黄河铁桥。”
余光中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现在的年轻人,也不知道还懂不懂里面刻骨的疼了。
严奶奶说,唱歌好,但是“太新的我听不懂”。可是毛不易唱的那首关于兰州的歌,是陈小虎的《兰州故事》。新时代的民谣,唱羊皮筏子和喝醉的城,唱扎着马尾的姑娘和抽着水烟的老人。
老去的人在新的歌里,回忆黄河的水与西北的风。
我对这种历史洪流的故事,毫无抵抗力。
看望了严奶奶,他们又带着乐器去给其他老人表演。屋子里一片喧嚣,弹吉他的姑娘示意老人和自己互动,大家一起唱“多美丽的玫瑰花”。
这地方应当很久没有这么喧闹了。我看着老人眼里的光,大概能明白这种“音乐治疗”的奇妙之处。
我们人为给艺术划分了边界,我们有民谣,有摇滚,有流行,每个圈子还经常互相diss。可是音乐最开始,是不是就是世界太安静了,于是人类想弄出点动静?
跺一下脚表示激动,拍一下手表示欢迎。从刀耕火种唱到如今,音乐从始至终,是想把感情用一种感染力更强的形式表达出来。
所以严奶奶听着这个年代的民谣也能回忆故乡,所以爷爷们可以像小孩一样合唱一首玫瑰花。治疗结束,疗养院的执行长当着摄像头哭出来,说一个爷爷从来不讲话,今天讲了好多好多话。到后面,他们又跑去身心障碍疗养院给人唱歌。做音乐治疗这个女孩子问爷爷平常喜欢做什么事,爷爷说:
“人家平常会推我去花园那里。”
小姐姐又问:“那个花园有什么?”
爷爷一开口,我又开始流眼泪。家里有老人生病过的应该有体验,老人临终之前,除了见亲人,很多时候就是想吃某某家的蛋糕这种简单的请求。
去院子里啊,我在凋谢了,可我仍想去有生命的地方。院子里有桂花香,有小朋友在玩,有鸟儿唱歌。音乐治疗,去为老去的人唱歌,为患失智症的病人唱歌,为植物人唱歌。
这个综艺真的很散,有一个主题,但是也没什么主线,更没有要完成的任务。全长才一个小时出头,剪辑随意,简直像个明星日常vlogger。
但是它就是让人哭。
△
我看这个综艺的时候,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我身体里属于“人”的一部分在回归。
这些年我能特别明显的感觉到社会现在的发展速度已经快到吓人。它的一切都光鲜亮丽,高铁飞驰,高楼林立,人人西装革履。
但是我们属于“人”的那一部分在逐渐消失。人走在钢筋水泥间,自己也成了钢筋水泥。
连娱乐行业也是,无论是综艺还是影视剧,都在比谁更“大”,谁更“刺激”。场景得恢宏,服装得华丽,角色都是行业顶尖的大人物。我有编剧朋友把剧本一交,投资方说:“谁要看这些鸡毛蒜皮的故事,冲突要大!大!懂?”
影视剧这样就算了吧,综艺也是。谈话类的节目都没了,搞户外真人秀得先租两架直升飞机。也不能怪导演啊,某旅行类真人秀老老实实拍一群帅哥美女去旅行,结果扑得创了整个系列收视率新低。
咱们比了这么多年谁“大”了,什么时候能比比谁“小“啊?
我近年觉得好看的片子一个比一个“小”。
《战长沙》是这样。他不写战争,写战争里一个家庭的鸡毛蒜皮,却偏偏让人觉得,和平太可贵了,我得守着这方土地。
《请回答1988》,更是集了“小”之大成。长长一条胡同,八十年代的老歌,讲的都是家长里短。可最后德善打开门,看到四个小伙伴并肩坐在电视前的背影,没人不动容。
我以前觉得“小确幸”是个特别傻的词,毕竟么,有钱才是硬道理。可是看这个《奇遇人生》的时候我就一直哭,它也没有直白的讲什么,就是不停地用一根小签子戳你心里那些软的地方。
现代人飘在半空,离地三尺地活着,工作完了回家一躺,想看点刺激狗血接地气的东西,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天天吃川菜,谁不上火啊?
这综艺也得出点清口小菜。也不用花太多钱,就是给个时间地点和空间,讲讲故乡,讲讲亲人,讲讲那些能让人心里软一下的事。
节目里,毛不易唱了一首歌,叫《一荤一素》,是给他离开的母亲写的。歌词特别简单,就是描绘了一个日出日落的小屋子,
一个妈妈为孩子做了一荤一素两个菜的画面。
毛不易说,他妈妈患癌的时候他回去看她,她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妈妈离开后,他还在给她发微信。说到这里,他又特别肯定地说,我觉的她是有法力的。
他的语气就像是妈妈真的会看到一样。我也觉得能看到,我觉的妈妈们都有法力,妈妈们无所不能。
人之所以为人,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能共情。现代社会把人功能化了,动不动就要做大机器里的小螺丝钉,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忘了心是软的,血是热的。
我和学天文的同学聊天,他说:“人类是很渺小的。”
人类是很渺小的,大家都是很渺小的。一群渺小的尘埃有幸聚集在一起,应当彼此取暖。
我以前写综艺,喜欢从各种专业角度去分析。可是写《奇遇人生》的时候,我觉得,我先是个人。
芸芸众生,渺小而鲜活。世界柔软,我只想与她相拥。
【
转载或投稿请联系邮箱:
欢迎关注【】公号和微博@稿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