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凉网 > 教育 > 正文

平山中心学校开展“告别校园欺凌,杜绝校园暴力”专项教育活动

广东省学校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工作指引

广东省学校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工作指引


 


一、日常预防措施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 防治知识。


(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 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须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三)搞好办公场所及宿舍环境卫生。


1. 每周至少清洁地面、门窗和桌面一次。


2. 保持厕所清洁卫生,配备足够洗手设施及肥皂或洗手液 等。


3. 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 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加盖,定期清理生活垃圾,保持 卫生。


(四)做好食品及饮用水供应管理,确保其卫生安全。


(五)若有教职工(尤其是厨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 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课)。


(六)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一次性手套、肥皂或洗手液、漂白 粉等消毒物品。


(七)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3 天超过 5 例, 或 1 周超过 10 例)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


二、疫情控制措施


学校出现呕吐或腹泻患者异常增多或证实疫情流行时,除继 续做好上述日常预防措施外,还须实施:


(一)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可安排独立的宿舍进行隔离。 隔离观察期间,不得外出,直至症状消失 72 小时或凭医院出具 相关证明后方可上班(课)。


(二)做好隔离场所和污染场所的消毒工作。至少由专人或 经规范培训的人员每天两次对隔离场所的厕所、床铺、课桌(椅)、门把手等清洁消毒,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清理病人呕吐物及 粪便时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消 毒洗手液等清洁和消毒双手;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以及清洁用具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被污染 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


(三)学校学生、教职工(尤其是厨工)要做好自我防护和 健康监测。如有腹泻、呕吐等胃肠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切勿上班(课)。


(四)在疫情流行期间,停止举办各种聚餐和集会等活动。


 


 


广东省学校食堂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工作指引


 


一、日常预防措施


(一)要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了解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 防控知识。


(二)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及饭堂内外环境的清 洁卫生,避免餐饮用具的交叉污染,清除苍蝇、蟑螂的孳生地。


(三)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坚持 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须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不要 进食未熟食物(如刺身、沙拉等),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 腌食物。


(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食品的运送、加工、处理和保 存,加工处理时要戴口罩、戴手套;处理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工作用具、柜台、台面抹布等。


(五)设置独立员工洗手间,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及食品加工 流程,严格监控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发现可疑病症及时就医及调离岗位。


(六)应为就餐师生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肥皂(或洗手液)。


(七)要保证食品加工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二、疫情控制措施


(一)从业人员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调离岗 位并隔离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及污染食品造成疫情播散。


(二)加强保洁及消毒工作。家具表面、门把手、厕所等常 用消毒水消毒、抹洗;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消毒洗手液等清洁和消毒双手;被患者 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以及清洁用具均用含 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被污染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含有效氯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可用 84 消毒液按原液与清水按 130 的比例或 1 公斤水加泡腾片 3 片。


(三)患病职工症状消失后,经过粪便检测诺如病毒阴性后 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四)在疫情流行期间,停止供应凉菜、沙拉、烧腊等高风 险食品,供应可剥皮水果。


 


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特点及防控措施


 


一、诺如病毒感染传播特点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此前称为诺瓦克样病 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诺 如病毒对恶劣环境抗性较强,具有耐低温、耐酸等特性,不易灭 活。所有年龄段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者属于高危感染人群。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 2448h,最短 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 痛及腹泻,通常持续 12 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 泻为多,24h 内腹泻 48 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 脓血。


本病病程较短,一般为 23 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 菌素, 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 泻暴发疫情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暴发主要集中在 10 月至次年 3 月,高峰期为 11-12 月和次年 3 月。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 染者(比例一般为 3%左右),暴发传染途径主要有 3 种: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以及人—人接触传播。


食源性传播:诺如病毒常见于贝类、蔬菜、水果、面点等各 种食物,在美国,已知病原体的食源性疾病中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约占 50%。诺如病毒污染食物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原料生产过 程,受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灌溉、清洗生鲜蔬菜、瓜果可使病毒附着于表面;贝类在受污染的水中养殖可通过滤食方式逐渐蓄积诺 如病毒;二是食物加工过程,家庭、饭店、集体单位中携带诺如 病毒的食品加工制备人员裸手接触食物时,可造成食物污染。


水源性传播:诺如病毒可通过未经处理的粪便污水排放或者 污水溢流等途径进入游泳池水、饮用水等水体,人群接触或饮用未经彻底消毒的水后,可引发大规模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人-人接触传播:由于诺如病毒感染者可通过呕吐、粪便排 泄等方式大量排出诺如病毒,诺如病毒还可通过附着于气溶胶颗粒而传播。在餐馆、医院、学校、幼儿园、疗养院、军队、游轮 等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通过粪口途径、吸入或摄入混有病 毒颗粒的气溶胶引起。在封闭环境中,诺如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其引起的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疫情风险评估


我省 11-12 月至次年 3 月需警惕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诺如病 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关注程度为“重点关注”;次年 1 月关注 程度为“需要关注”。依据:


(一)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极易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造成暴发或流行,也可通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引起暴发疫情。


(二)每年 10 月至次年 3 月为季节性发病高峰。


(三)部分学校食品及饮用水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既往发生 过水污染或食品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


三、预防措施


(一)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做好疫情防控储备。学校传染 病发现、报告和处置流程清晰,信息传递顺畅;储备一定数量的漂白粉等消毒药物和一次性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认真做好日常性清洁消毒工作。随着流行季节来临, 增加厕所消毒频次,对学校内公共使用场所(如图书馆、电教室等)和重点环节(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开展清洁消毒工作。


(三)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做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 监管,严禁有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者带病上岗;暂停供应凉菜、沙拉、烧腊熟食等高危食物;供餐工作时建议戴一次性手 套,养成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四)提供安全饮用水。加强学校用水管网维护,学校使用 井水时要加强监测监管,使用桶装水需正规单位供应并索证。


(五)配备足够洗手设施,强化勤洗手等健康宣教。配备肥 皂(或洗手液),教育学生进食前、如厕后做好洗手。


(六)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 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3 天超过 5 例,或 1 周超过 10 例)时,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


(七)若有员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不得带病上班(课)。


四、控制措施


学校出现呕吐或腹泻患者异常增多或证实疫情流行时,除继 续做好上述预防措施外,还须实施:


(一)严格落实病例管理。现症病例及新发病例须全部居家 或集中到学校隔离区域进行隔离,待符合解除隔离标准后方可离开隔离区域;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厨工须连续 2 次诺如病毒检测 阴性后,方可返岗工作。


(二)规范开展消毒工作。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需由经过 规范培训的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相关消毒操作指引立即进行处理;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和 被病例污染的课/餐桌、床铺、门和门把手、马桶、水池等物体表面,须严格按照相关消毒操作指引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三)及时报送疫情信息。准确掌握每日新增病例数、现症 病例数、隔离病例数、累计病例数等重要疫情数据信息。


(四)在疫情流行期间,停止举办各种聚餐和集会等活动。


 


 






[ 编辑: 高凉网编辑 ]

分享到: